疏肝清热活血化瘀 主治红斑狼疮

治红斑狼疮方处方:黄芩、赤芍、栀子、当归尾各 8克,莪术、陈皮、柴胡、薄荷(后下)、 红花、甘草各6克。用法:每日l剂,水煎分3次服。功效:疏肝清热,活血化瘀。主治:红斑狼疮,中医辨证为气滞血 瘀肝郁型,症见盘状红斑或疹色暗紫,遇 日光加重,低热,口苦食少,食欲差,两 胁胀痛,恶心嗳气,胸膈痞满,烦躁易 怒,头昏失眠,妇女月经不调,经血暗紫 带块,舌质暗紫或有瘀斑,脉弦。多见于 红斑狼疮肝脏损害,
病理科 皮肤科 - 皮肤病

单味金银花治痈疖

蒋健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笔者临床发现金银花治疗痈疖有很好的效果,单味使用就有很好的效果,现举例说明。杨女,50岁,2008年10月7日就诊。患者主诉口周、鼻部以及胸部好发痈疖,色红,疼痛,压之亦痛,时有化脓,此起彼伏,经常发作不断,舌偏红,苔薄,脉细弦。处方:金银花60克,7剂。水煎服。服药后患者诉面部及胸部痈疖尽消退。按:金银花又名银花、忍冬花,其性寒、味甘,可入肺经、胃经和大肠经。《本
病理科 皮肤科 - 皮肤病

风痱辨惑

前贤刘河间谓喑痱证,足痿不用,音声不出,倡用地黄饮子主之。(《黄帝素问宣明论方》)沈金鳌遂云:“内夺而厥,则为瘖痱。可见中风之正,皆由肾脉之气不能上循喉咙、挟舌本,故不能言……肾不足宜地黄饮子。”(《杂病源流犀烛》)此见沈金鳌是将瘖痱证认为是中风。喑痱即风痱。近贤秦伯未尝谓风痱似脊髓神经病变,河间称为风痱,主以地黄饮子。此方加减治疗晚期梅毒脊髓痨和不同原因之脊髓炎,收到良好的效果。(《内经类证》)
病理科 皮肤科 - 皮肤病

民间治疗天疱疮验方

天疱疮。多见于夏季,发于 周身,状如水泡,大如蚕豆。1:绿豆粉末、天花粉各30 克,生甘草9克。用法:共研细末,每次用9 克,加蜂蜜及凉开水调服。2.马齿苋适量。用法:加食盐捣烂敷。3.白毛藤(根叶俱用)适量。用法:水煎洗患处。4.橘皮数个(煅灰)。用法:用香油调匀敷患处。5.甘菊适量。用法:烧存性,研末,用菜油 或丝瓜汁调搽患处。6.黄柏适量。用法:研末,以桐油调敷 患处。7.大黄1块。用法:磨
病理科 皮肤科 - 皮肤病

消风散治皮肤病举隅

消风散出于《医宗金鉴 ·外科心法》,由荆芥、防风、当归、生地、知母、牛蒡子、苍术、苦参、蝉蜕、石膏、木通、胡麻仁、甘草组成。据其清热散风、祛湿止痒、养血润肤等功效,在临床中加减治疗某些皮肤病变,效果显著,举例如下。皮肤瘙痒李某,女,51岁,2011年3月9日初诊。周身肌肤瘙痒5个月余,尤以晚间及安静时痒感加剧,痒甚时难以入眠。几家医院诊断为皮肤瘙痒症,给予氯雷他定、盐酸西替利嗪、赛庚定、马来酸氯苯
病理科 皮肤科 - 皮肤病

丹毒以热毒型多见 类证鉴别

丹毒是由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皮肤或粘膜、皮下组织内淋巴管及其周围组织的急性炎症,并伴有恶寒、发热及全身不适等症状。如在颜面、咽、鼻腔、耳等处有病灶可引起颜面丹毒;足癣继发感染及下肢外伤则可诱发下肢的丹毒。营养不良、酗酒、低γ球蛋白血症、糖尿病及肾性水肿易诱发本病。本病中医亦称丹毒,如《素问·至真要大论》记载: “少阳司天,客胜则丹胗外发,及为丹(指丹毒)、疮疡。”以后许多医学书籍更有详细记载,并
病理科 皮肤科 - 皮肤病

皮肤顽疾难愈 当以“健脾”为先

我出身于一个中医世家,父母均从事中医,父亲专攻皮肤病,在湖南湘阴县悬壶30余年,在治疗皮肤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因为对中医的热爱和受父亲的影响,我对中医药治疗皮肤顽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治愈了很多顽固难治的皮肤疾病,获得了患者的肯定和好评。一年前,60岁的李大姐因患顽固性湿疹来我处就诊,见到我时就说:“如果这次再治不好,我也不打算再治了。”言语中流露出一丝绝望。原来,李大姐10年前就患上了湿疹,
病理科 皮肤科 - 皮肤病

地骨皮巧治皮肤病

地骨皮为茄科植物枸杞的根皮,味 甘性寒,入肺、肝、肾经,有凉血清热、泻 火消炎、退蒸祛风等功效。临床观察发 现,地骨皮对某些皮肤疾病疗效颇佳,内 服外用均可,现介绍如下。荨麻疹周身瘙痒,搔抓后起较多 红色丘疹条状团块,愈抓愈多,呈现时肌 肤有热感,时起时消,烦躁不安。处方:地 骨皮30克,生地15克,白鲜皮10克,浮 萍6克。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忌食 腥辣之物。银屑病周身起较多约钱币大小红 色
病理科 皮肤科 - 皮肤病

寒冬来临防皲裂

每到寒冬来临,不少人手和脚的皮肤就会显得十分干燥粗糙,严重时还会出现许多裂口,甚至出血,让人感到疼痛难忍,影响人的正常生活和劳作。若受到细菌侵入,还会导致感染化脓。寒冬出现的此种现象,医学上称为“皲裂”。那么,到了寒冬季节为什么皮肤会发生皲裂呢?这是因为我们的皮肤内有许多分泌油脂功能的皮脂腺,它在体表的分布很不均匀,一般头面较丰富,手和脚则较少,特别是手掌和脚根部几乎没有皮脂腺。皮脂腺还有一个特点
病理科 皮肤科 - 皮肤病

29天治愈重症多形性红斑

周毅  本期专家  [个人档案]  暨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风湿免疫科学科带头人,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广东省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风湿免疫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擅长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狼疮性肾炎、强直性脊柱炎、痛风、骨关节炎、骨质疏松症、炎性肌病、儿童慢性关节炎、反应性关节炎、银屑病关节炎、血管炎以及各种脊柱关节
病理科 皮肤科 - 皮肤病

疖的治疗 中医亦称之为“疔”

疖是急性化脓性毛囊及毛囊周围的炎症。疖一般为单发,若数目较多,且反复发生,经久不愈,则称为疖病,多见于免疫力低下者。中医亦称之为“疔”。病因病机中医认为,本病多为内蕴湿热,外感毒热之邪,热毒不得外泄,阻于肌肤而发病。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病原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其次为白色葡萄球菌。皮肤外伤,皮脂溢出均为发病诱因。贫血、慢性肾炎、营养不良、糖尿病、长期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及免疫抑制均易并发疖。疖病患者
病理科 皮肤科 - 皮肤病

淀粉样变皮肤病 活血通络止痒方

淀粉样变皮肤病李某,女,72岁,原发性淀粉样变皮肤病5年,2015年4月21日入院治疗。刻下症见:两小腿胫前对称分布半球形或圆锥形丘疹,质硬,肤色黯,有少许鳞屑、表面粗糙,沿皮纹呈念珠状排列,自觉瘙痒剧烈难忍。舌淡红,苔薄白,脉沉弱。近3年来多处求医,口服中药汤剂效果不显,遍阅前医之处方,多以清热解毒、凉血消斑中药为主。辨证:痰瘀互结。治法:活血通络,化痰熄风,止痒。处方:茯苓30克,陈皮20克,
病理科 皮肤科 - 皮肤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