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皮肤病重视湿邪 两个中医方子

赵炳南认为:“善治湿者,当治皮肤病之半”,湿邪在皮肤病的发生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赵老临床尤其重视湿邪的治疗。现介绍赵氏皮科流派具有疏风除湿健脾作用的两个方子——疏风除湿汤和多皮饮如下。疏风除湿汤组成:芥穗、防风各6~12g,蝉衣6~9g,菊花、生枳壳、生白术、生黄柏各9~15g,生薏苡仁15~30g,车前子15g,车前草30g。功效:散风消肿,清热除湿。主治:血管神经性水肿(唇风),颜面
病理科 皮肤科 - 皮肤病

疥疮的治疗 疥疮的临床特点

小刘是位大一的男生,近两个月来,他有一桩“难言之隐”:全身皮肤瘙痒,晚上睡觉的时候尤其剧烈,除全身起皮疹外,在阴囊皮肤、阴茎包皮上还出现了几个小疙瘩。瘙痒难忍时,他经常在被窝里偷偷搔抓。寒假放假回家,痒得睡都睡不好,小刘来到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门诊就诊,刘朝圣副主任医师接诊后发现:在小刘的胸腹部、大腿内侧、双手部分指缝有较多针头或小米大小的丘疹、丘疱疹,在阴囊、龟头、阴茎等处可见4~5
病理科 皮肤科 - 皮肤病

治疣方

组成:马齿苋60g,败酱草15g,紫草10g,大青叶15g。功效:清热解毒,凉血祛瘀。主治:疣目,扁瘊,鼠乳,属热壅血滞者。症见皮肤生赘生物,多无自觉症状。发生于手指、手背、头皮等处者,称疣目;发于颜面、手背、前臂等处者,称扁瘊;发于胸背,皮损中央有脐窝的赘疣,称鼠乳等。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7剂为1疗程,至多服用3个疗程,不效则宜停服。方解:马齿苋、败酱草、紫草、大青叶均有清热解
病理科 皮肤科 - 皮肤病

以“营卫气化”病机观论治皮肤病

皮肤病多发生于人体的皮毛腠理,中医药治疗皮肤病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中医认为,皮肤病的主要病机为气血失和,脏腑失调,邪毒结聚而致生风、生湿、化燥、致虚、致瘀、化热、伤阴等[1],历代医家多通过调整气血脏腑功能治疗皮肤疾患。结合皮肤病的主要病机及局部表现,以“营卫气化”病机观认识皮肤病更符合其发病过程,故在论治中,调和营卫、恢复营卫气化功能是其基本治则。1 营卫气化失常是皮肤病的基本病机《灵
病理科 皮肤科 - 皮肤病

洪灾中引发的皮肤病,湿疮,瘙痒性皮肤病

洪灾中引发的皮肤病有很多种,其中较常见的就是湿疮,是一种具有渗出倾向的瘙痒性皮肤病,其特点是皮疹多形、对称分布、倾向渗出、剧烈瘙痒、反复发作,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湿疹。那么如何进行识别和防治呢?常见分类江苏省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皮肤科主任杜长明介绍,湿疮主要分为三类。急性湿疮 起病急,皮损广泛,呈多形性,如红斑、丘疹、水疱、糜烂、渗出、痂皮、脱屑,常数种形态同时存在。亚急性湿疮 皮损渗出较少,以丘疹、
病理科 皮肤科 - 皮肤病

夏天疖肿高发原因 避免疖肿建议 患疖肿后家庭护理

夏秋季节,有的人头部或身上会忽然长出一个疱块,由小渐大,成熟时溃破流脓,这种情况大多数是疖肿,以小儿多见。疖肿是夏秋炎热时节常见的疾病,民间俗称“热疖头”。它是毛囊及其皮脂腺和周围皮下组织急性发炎后所引起的化脓性疾病。炎炎夏季,火气旺盛是一大危害,主要表现有胃火、肝火和心火。引起火气旺盛的主要原因有多重,如不及时解决就会引起多种并发症,其中严重的一种就是“疖肿”。中医认为这是热毒侵入皮肤而发病,属
病理科 皮肤科 - 皮肤病

疣目,扁平疣,寻常疣,丝状疣,平疣汤

孙浩,男,1928年生,江苏省仪征市中医院主任中医师,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江苏省“国医名师”,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臣”字门中医儿科术第五代继承人。从事中医临床、科研、教学60年,临证擅治儿科内科杂症,出版著作《孙谨臣儿科集验录》《医学存心录》,发表论文160余篇。组成:薏苡仁100克,地肤子50克,地骨皮30克,牡丹皮30克
病理科 皮肤科 - 皮肤病

国医大师李今庸重视辨证施治 四例皮肤紫斑的治疗

国医大师李今庸不仅中医理论造诣深厚,临床经验也极为丰富。在半个多世纪的医疗活动中,形成了其独特的医疗风格,完整的临床医学思想。现剖析如下,或可有益于后学。强调理论指导临床中医药学理论是对临床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升华,反过来又有效地指导临床实践。古往今来,读医书而不临床者有之,然而不读医书而能灵活地从事临床工作者却见之不多。没有理论指导下的临床实践是盲目的实践,李今庸非常强调理论对临床实践的指导作用。没
病理科 皮肤科 - 皮肤病

过敏性紫癜中医辨治特点遣方用药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以小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全身性血管炎综合征,以皮肤紫癜、腹痛、关节痛、便血及血尿、蛋白尿为主要临床表现。根据其临床表现,属中医古籍记载的“葡萄疫”“肌衄”“紫癜风”等病证。《外科正宗·葡萄疫》载:“葡萄疫,其患生小儿,感受四时不正之气,郁于皮肤不散。”本病为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其发病机制主要是机体对某些物质发生变态反应,导致毛细血管通透性及脆性增加,使血液外渗并伴全身性毛细血管炎。有
病理科 皮肤科 - 皮肤病

系统性红斑狼中医治则治法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临床常表现为发热、皮疹(以颧部蝶形红斑、丘疹多见)、关节症状、浆膜炎及多器官系统的不可逆性损害,以病情反复发作及缓解交替出现为特点。由于其病情顽固,病程长,容易反复的特点,使SLE成为临床治疗中的难点。全国名中医丁樱从事中医临床、教学和科研40余年,在中医药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治疗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现将丁樱治疗SLE的经验介绍如下。病因病机SLE归属于中医学“红蝴
病理科 皮肤科 - 皮肤病

活血通络治结节性红斑

结节性红斑是多发生于小腿部位的一种急性炎症性结节性皮肤病。该病好发于青年女性,病变位于真皮深层和皮下组织,属中医“湿毒流注”“瓜藤缠”等范畴。病因病机结节性红斑损害多在小腿伸侧或屈侧以及大腿,有时上肢及臀部也可发生。一般发病前有畏寒、发热、咽痛、头痛、乏力、关节和肌肉疼痛等症状。典型皮损为鲜红色结节,疏散分布,大小不一,呈圆形或椭圆形,高出皮肤,有自觉痛或触痛,多个结节可融合。结节约经2~3周颜色
病理科 皮肤科 - 皮肤病

禤国维治外阴硬化性苔藓心法

国医大师禤国维从事皮肤疾病临床工作50余年,被誉为“岭南皮肤圣手”,其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对皮肤疑难疾病的中医诊疗极为重视,积累了丰富的临证经验。外阴硬化性苔藓(VLS)是一种少见的外阴炎性非瘤样皮肤及黏膜病变,典型临床特征为外阴白色萎缩,早期病变较轻,多表现为丘疹及外阴潮红、糜烂,晚期则可进展为萎缩性白斑,尿道口、阴道口粘连狭窄,且有并发感觉障碍、泌尿功能障碍、性功能障碍、鳞状细胞癌等风险。临床实
病理科 皮肤科 - 皮肤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