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收录
注册
登录
药方首页
药方列表
病理科:
全部
内科
外科
妇科
男科
儿科
皮肤科
美容瘦身
滋养益寿
中药秘方
肿瘤科
验方
秘方
名方
药酒
暂未分类
热门推荐
最新发布
新生儿肝炎综合征(方数:4)
新生儿肝炎综合征包括一组不同病因引起的以阻塞性黄症、肝脾肿大及肝功能损害为主要表现的疾病。由于病因不一,预后相差也很悬殊。轻度患者在出生后1一3周出现黄疸,可有食欲减退、恶心、呕吐或稀便;肝肿大,脾可轻度肿大,大便色白,小便色深,经处理4一6周恢复正常。重症患者开始症状就很严重,黄疸较深,大便呈陶土色,肝脾肿大明显,质硬,可伴有腹水、出血等,死亡率较高。 本病多数由病毒引起,如乙型肝炎病毒、
病理科
中药秘方 - 秘方
风疹(方数:2)
风疹是儿童时期常见的一种较轻的出疹性传染病。春冬两季发病较多,传染性强。5岁以内的小儿患病最多,预后良好,并发症少,恢复投快,但妇女妊娠 3个月内患本病容易影响胎儿正常发育。不论症状轻重,大多终身免疫。本病临床特征为上呼吸道轻度炎症,低热,特殊的斑丘疹,耳后、枕部及颈后林巴结肿大。 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的病原体为风疹病毒,病原体由口鼻及眼部的分泌物直接传给他人,或通过呼吸道飞沫散播传染。母亲妊娠
病理科
中药秘方 - 秘方
脊髓灰质炎(方数:9)
本病是由病毒引起,以弛缓性麻痹为特征的急性传染病,故又名小儿麻痹症。临床以发热,伴有咳嗽、咽痛,或呕吐、泄泻、腹痛,全身肌肉疼痛,继而出现肢体痿软、肌肉弛缓萎缩等为主要表现。潜伏期为3一35天。前驱期数小时至3一4天,起病缓急不一,低热或中度发热、乏力、咽痛、咳嗽或纳呆、恶心、呕吐、便秘或腹泻。多数患者体温下降而迅速痊愈,称为须挫型;少数进入瘫痪前期,体温再次上升,除呼吸道、肠道症状外,往往出现头
病理科
中药秘方 - 秘方
幼儿急疹(方数:1)
本病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发疹性热病。四季都可发病,以春冬两季为最多。传染性不大,感染后可能获得永久性免疫。6一18个月的小儿患病最多,绝大多数预后良好。本病的特征是发病3一4日,热退后周身出现红疹,并很快消退,无色素沉着,也不脱屑。 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病原体是一种病毒,但尚未能分离出来。 本病潜伏期约10日,起病急骤,无前驱症状,发热39℃一40℃以上,持续3一4日,体温虽高,但患儿情绪好
病理科
中药秘方 - 秘方
麻疹(方数:8)
麻疹是一种急性病毒性传染病。潜伏期一般为8一12天。从发热到出疹约1一7天称为前驱期,此期除体温上升外。有精神不振、食欲减退、呕吐、腹泻等;继而出现流涕、喷嚏、咳嗽、眼结膜充血、流泪、怕光、脸浮肿、声音哑等症状。起病后2一3天,90%患儿的咽部、口腔粘膜可见针尖大小的灰白色小点,周围绕以红晕的麻疹粘膜斑,对早期诊断有特殊意义。出疹期自发热第4天开始,皮肤出现玫瑰红色的斑丘疹,逐渐密集融合呈鲜红色然
病理科
中药秘方 - 秘方
婴儿肝炎综合征(方数:4)
本病是由多种不同原因引起的共同临床表现,主要特征是出生后数天至3一4个月发生持续阻塞性黄疸,肝脾肿大,血清直接胆红素增高以及转氨酶升高。本病多起病缓慢,主症是黄疸,可紧接生理性黄疸后持续不退或生后2一3周逐渐出现持续性黄疸,多表现为时浅时深,4个月内可逐渐消退,也有长达1年之久者。粪便呈淡黄色甚则呈白陶土色,尿色深黄。部分病例有恶心呕吐,腹泻,发热,或有精神萎靡、昏睡等。肝脏有轻度乃至中度肿大,脾
病理科
中药秘方 - 秘方
流行性乙型脑炎(方数:6)
本病是由乙型脑炎病毒所致的以中枢神经系统病变为主的急性传染病。其临床表现以发病急骤、高热、惊厥、意识障碍为特征。变化迅速,严重者可出现呼吸停止等危象,并往往留有后遗症。潜伏期10一15夫。起病后3天左右称初热期,发热、头痛、精神倦怠,部分病人有恶心、呕吐 轻度嗜睡及颈部轻度强直。病程第4一10天为极期。体温可高达40℃以上,初热期各症状加重,神志昏睡或昏迷,严重者可出现抽搐、强直,甚至发生中枢性
病理科
中药秘方 - 秘方
水痘(方数:2)
本病是一种以皮肤发疹如痘为特征的急性传染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皮肤分批出现斑、丘疹及结痂之皮疹,色泽明净如水泡。潜伏期10~24天。前驱期在发疹前1~2天,可有发热、头痛、咽痛、四肢庭痛等症。发疹期,皮疹先见于躯干、头部,逐渐延及面部、四肢,呈向心性分布,开始为粉红色针头大之斑疹,数小时内变为血疹,再很快变为水泡,随之即结痂。发展迅速为水痘之特征。水泡大小不一,小如绿豆,大如豌豆,由小扩大,内含
病理科
中药秘方 - 秘方
传染性肝炎(方数:15)
本病是由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的消化道传染病。有急性期和慢性期之分,病程在半年内恢复者为急性肝炎,超过半年迁延不愈或反复发作的则为慢性肝炎。小儿急性肝炎也有黄疸型和无黄症型之分。无黄疸型,仅表现为神疲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黄疸型者,则更有皮肤、巩膜黄染,小便黄赤,部分还有发热等症。慢性肝炎又有慢性迁延型肝炎和慢性活动型肝炎之别。小儿慢性肝炎亦多为乙型肝炎,临床表现较为复杂,迁延型者多表现神疲
病理科
中药秘方 - 秘方
小儿结核病(方数:1)
本病是由于感染结核杆菌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起病大多缓慢,一般患儿多出现长期低热,食欲不振,消瘦,盗汗等慢性结核中毒症状。如果结核病变在肺,可以出现咳嗽;病变在浅表淋巴结,则可见淋巴结慢性肿大,以颈项侧面的淋巴结成串肿大为多见,日久可清破成瘘管,流稀薄脓液,不易收口;如病变在脑膜,称为结核性脑膜炎,患儿除慢性中毒症状外,常见头痛,性格改变,有时喷射性呕吐,严重时可出现项强,抽痉,甚至角弓反张,神
病理科
中药秘方 - 秘方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方数:10)
本病是由脑膜炎双球菌所致的化脓性脑膜炎。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发热、头痛、呕吐、皮肤瘀点及脑膜刺激征。本病以儿童发病为多,多发生于冬春两季。潜伏期为2~10天。发病后首先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期,可见咽痛、咳嗽等症;继则进入败血症期,表现为畏寒,甚则寒战、高热,伴头痛、恶心、呕吐等,约70%患者皮肤、粘膜出现瘀点或瘀班;随后即为脑膜炎期,多数菌血症患者于24小时出现脑膜刺激征,高热持续,头痛加重,呕吐频繁,
病理科
中药秘方 - 秘方
百日咳(方数:17)
百日咳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潜伏期1一3周。从发病开始至痉咳出现,称卡他期,约7一10天,可见咳嗽、流涕、轻微发热,咳嗽逐渐加童,转为阵发,有日轻夜重之势。痉咳期一般为2—6周,呈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发作时频频短促咳嗽10余声以至数十声,接着发出一种特殊的吼声,如此咳嗽,反复数十遍,直至粘痰咳出为止。痉咳同时可有呕吐、大小便失禁、面红耳赤、涕泪纵横等症象。发作后极度疲乏,经过一段时间后又一次发作。
病理科
中药秘方 - 秘方
1..
«
23
24
25
26
»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