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癣(方数:4)

本病系发生于平滑皮肤(除手、足癣,花斑癣外)的浅部真菌病。好发于男性,多见于夏季,冬季常减轻或消退。皮损初为单个或多个针头大小红色丘疹或水疱,继而形成边界清楚的斑片,表面有细小鳞屑。随着皮损向周围扩展,中央逐渐消退,呈环状,其边缘部分有活动,形成多数丘疹、水疱和鳞屑,排列成边缘狭窄的圆圈、皮损大小不定,一般在O.5-5厘米之间。以多汗、潮湿、易受摩擦的部位多见,特别腰际、腋窝和颈部,亦可发生于面部
病理科 中药秘方 - 秘方

新生儿溶血症(方数:4)

新生儿溶血症通常是指因母婴血型不合(ABO或Rh等)而引起的同族免疫性溶血。临床以黄疸、贫血、水肿及肝脾肿大为特征。当母体存在与其胎儿不配的血型抗体IgG时,此抗体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血循环,胎儿红细胞与之结合而发生溶血。若溶血超过代偿能力时即出现贫血,并刺激髓外造血,致肝脾肿大。大量溶血造成重度贫血,可导致心力衰竭及全身水肿。溶血产生的胆红素,在胎盘内可通过胎盘由母体肝脏处理,故胎儿娩出时黄疸并不
病理科 中药秘方 - 秘方

麻风(方数:10)

麻风是由麻风杆菌引起的传染病。它隐渐起病,慢性病程。有时在慢性过程中,突然发生急性或亚急性的活跃现象,称为麻风反应。    麻风杆菌是细胞内寄生菌,主要侵犯富有网状内皮细胞和许旺氏细胞的器官和组织。虽然它是较早发现的人类致病菌,但体外培养至今尚未成功,故给筛选药物等方面增加了一定的困难。    由于机体免疫状态的不同,在临床上表现为两个迥然不同的“极型”,即免疫力较强的仅累及皮肤及周围神经的结核样
病理科 中药秘方 - 秘方

新生儿破伤风(方数:2)

新生儿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杆菌由济部侵入引起的一种急性感染性疾病。临床上以全身肌肉强直性痉挛  牙关紧闭为特征。患儿多于生后4一7天发病,表现为哭吵不安  口不能张大  吃奶困难,甚至牙关紧闭,继而出现抽搐,面肌痉挛时形成苦笑面容;喉肌、呼吸肌痉挛可使呼吸困难、发绀、窒息,甚至死亡;全身肌肉呈强直针痉挛,时发时停,痉挛严重者呈角弓反张状。各种轻微刺激(如声、光、轻触、针刺等)均可诱发肌肉痉挛。能度过危
病理科 中药秘方 - 秘方

梅毒(方数:7)

梅毒是最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之一,它是由苍白螺旋体引起的慢性全身性传染病。梅毒螺旋体进入人体经淋巴系统及血液循环播散到全身,累及身体各脏器。早期主要侵犯皮肤和粘膜,晚期除皮肤粘膜外还易侵犯心血管和神经系统。孕妇患梅毒可通过胎盘传给胎儿引起先天性梅毒,或流产、早产及死胎。    梅毒螺旋体属厌氧菌,其形态呈柔软纤细的螺旋体,长约6-15微米,宽0.25-0.3微米,有8-14个螺旋,喜在潮湿和缺乏空气的
病理科 中药秘方 - 秘方

惊厥(方数:3)

体厥又名惊风,俗称抽风,是小儿常见的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的紧急症状,婴幼儿尤为多见。惊厥发作时的典型症状是小儿的意识突然丧失,两眼上翻、斜视或凝视,面部与四肢肌肉强直、痉挛或不停地抽动。发作时间可几秒钟或几分钟,有时反复发作,甚至呈持续状态。<br>引起惊厥的原因很多,其中最常见的是高热惊厥。高热惊厥多发生在6个月至3岁的患儿,4一5岁的患儿也偶有发生,其发病原因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最为多见。常发生在高
病理科 中药秘方 - 秘方

皮肤结核(方数:6)

皮肤结核是一种慢性皮肤病,由结核杆菌直接侵入皮肤或由于人体内部器官或皮肤深部组织结核病灶中的结核杆菌经淋巴管或血行播散到皮肤而继发发病。皮肤结核70-80%以上为“人型”结核杆菌引起,5-25%为“牛型”结核杆菌引起。发病与患者营养不良、卫生条件较差及机体对结核杆菌的抵抗力、变应性、侵犯细菌的数量多少有关。常见的皮肤结核有寻常性狼疮、瘰疬性皮肤结核、疣状皮肤结核、硬结性红斑、颜面播散性狼疮、丘疹坏
病理科 中药秘方 - 秘方

小儿大脑发育不良(方数:2)

本病是指由于多种原因,使小儿的大脑发育不良,因而出现智力、言语和运动能力的发育明显落后于正常同龄小儿的一类疾病。正常小儿一般出生2个月,俯卧时能勉强抬头;3~4个月能抬头、挺胸,把腿伸直;6~8月会独坐,扶着能站立; 12个月能自己站立,扶一只手能走;15个月站得稳;18个月走得较稳。智力和言语发育方面,1个月会注视正前方的亮光,会呱呱哭;4个月会认人,咿呀学语,会大笑;8一10个月会叫爸、妈,能
病理科 中药秘方 - 秘方

脓疱疮(方数:7)

脓疱疮又称传染性脓痂疹,是一种较常见的化脓球菌引起的传染性皮肤病。本病具有接触传染的特点,通过自家接种或互相传染,夏、秋季常在儿童中流行。本病临床特征:(1)由葡萄球菌引起者,初为少数散在丘疱疹或水疱,迅速扩大成脓疱,以后数目增多,脓疱壁薄、松弛,周围有红晕,脓疮破后其糜烂面上覆以黄色或灰黄色厚痂。有的损害向周围扩大,中央渐愈,周围皮损可融合成环形,称环状脓疱疮。(2)由链球菌或与葡萄球菌混合感染
病理科 中药秘方 - 秘方

情感性交叉擦腿症(方数:1)

本病是一种以阵发性两腿交叉,扶紧,用力摩擦为主要特征的小儿神经官能症。发作时患儿两腿交叉,扶紧,或两腿挺直,全身用力,上下摩擦,每次约发1分钟到几分钟不等。轻者数日1次,重者一日数次,有的患儿甚至一有空即作此动作,而且用力猛;幅度大,直擦得面色通红,全身出汗。<br>本病的发生可能与一些诱发因素有关,如蛲虫病、会阴湿疹,患儿为了对付瘙痒而交叉擦腿;也有些患儿自幼憋尿,而挟紧双腿。此外,男孩玩生殖器
病理科 中药秘方 - 秘方

丹毒(方数:7)

丹毒是由溶血性链球菌侵入皮肤或粘膜淋巴管所引起的淋巴管和淋巴管周围急性炎症,亦可由血行感染所致。本病好发于小腿及面部,足癣和鼻炎常是主要诱因。临床特征为发病急剧,常先有畏寒、发热、头痛等全身症状,继而患部皮肤出现水肿性红斑,边界清楚,表面灼热紧张,迅速向四周扩展,严重时损害上可发生大疱,自觉灼热疼痛。实验室检查有白细胞增高,血沉加速,抗链球菌溶血素O增高等。本病可在同一部位反复发作,称慢性复发性丹
病理科 中药秘方 - 秘方

脑积水(方数:7)

本病是由于颅内的脑脊液过量,压迫头颅骨和脑组织的疾病。脑积水可发生在任何年龄,多数见于六个月以内。由于这时患儿的骨缝尚未按合,头颅容易扩大,所以随着颅内脑脊液的增多,头颅增长的速度很快,同时骨缝开裂,前囟扩大而饱满,头皮静脉扩张,颅骨叩诊可有破罐声。由于头增大太快,长得太大,面部和身体就显得很小;头部太重,颈肌难以支持;目眶受到颅内液体的压力,眼球常下转,上部巩膜外露,使眼睛呈“落日状”,这时,脑
病理科 中药秘方 - 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