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09 秒,为您找到 8862 个相关结果.
  • 象牙

    本草再新》:"入心、肾二经。" 性味 甘,寒。 ①《海药本草》:"寒。" ②《日华子本草》:"平。" ③《品汇精要》:"味淡,性平,无毒。" ④《纲目》:"甘,寒,无毒。" 功能主治 清热镇惊,解毒生肌。治痫病惊悸,骨蒸痰热,痈肿疮毒,痔漏。 ①《海药本草》:"主风痫热,骨蒸劳,诸疮等,并皆宜生屑入药。" ②《日华子本草》:"治小便不通,生煎服之;小便多,烧灰饮下。" ③《开宝本草
  • 青蒿囊虫

    …ónɡ 别名 青蒿蛀虫(《品汇精要续集》),青蒿虫(《本草推陈》)。 出处 《纲目》 来源 为寄居于菊科植物青蒿茎节中的一种昆虫的幼虫。夏季,寻觅青蒿茎上有蛀孔者,即内有蠹虫,用刀剖取,入朱砂、轻粉研合为丸,干燥贮存。 功能主治 ①《纲目》:"治急慢惊风。" ②《本草推陈》:"治流行性乙型脑炎、脑膜炎痉挛抽搐,有镇静镇痉之效。成人痉挛性疾患,亦可应用。" 用法…
  • 龙脑香子

    …注音 Lónɡ Nǎo Xiānɡ Zǐ 出处 《唐本草》 来源 为龙脑香科植物龙脑香的种子。 性味 ①《唐本草》:"辛。" ②《纲目》:"辛,温。" 功能主治 《唐本草》:"下恶气,消食,散胀,香口。" 用法用量 内服:入丸、散,0.5~1分。 摘录 《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龙脑香子 拼音注音 Lónɡ Nǎo Xiānɡ Zǐ…
  • 越王余算

    …不消、小便不利、淤血气聚所致痞块。 拼音注音 Yuè Wánɡ Yú Suàn 别名 越王竹(《南方草木状》),海柳(《动物学大辞典》),白珊瑚(薛德焴《系统动物学》)。 出处 《本草拾遗》 来源 为海箸科动物沙箸水螅体分泌的石灰质骨胳。 生境分布 着生于海底岩礁间。分布很广,我国胶州湾以南的软质海底几乎均有。 原形态 沙箸(《岭表录异》) 群体呈肉质柱状…
  • 麦奴

    … 别名 小麦黑敦(《补缺肘后方》),小麦奴(《纲目》),鬼麦、霉麦(江苏)。 出处 《本草拾遗》 来源 为禾本科植物小麦果穗感染了黑粉科真菌麦散黑粉所产生的菌瘿。 归经 《得配本草》:"入手少阴经。" 性味 《得配本草》:"辛,寒。" 功能主治 ①《本草拾遗》:"主热烦,解丹石、天行热毒。" ②《纲目》:"治阳毒温毒,热极发狂,大渴及温疟。" 复…
  • 海松子

    …i Sōnɡ Zǐ 别名 松子(《海药本草》),松子仁(《本草衍义》),新罗松子(《纲目》)。 出处 《开宝本草》 来源 为松科植物红松的种子。果熟后采收,晒干,去硬壳,取出种子,置干燥处保存。 生境分布 生长于湿润的缓山坡或排水良好的平坦地,多与阔叶树成混交林。分布东北。 原形态 红松,又名:海松(《开宝本草》),新罗松(《纲目》),果松、红果松、朝鲜五叶…
  • 豆腐

    … Dòu Fu 出处 《本草图经》 来源 为豆科植物大豆种子的加工制成品。 归经 《本草求真》:"入脾、胃、大肠。" 性味 甘,凉。 ①《本草图经》:"寒。" ②宁原《食鉴本草》:"味甘,平。" ⑧《随息居饮食谱》:"甘,凉。" 功能主治 益气和中,生津润燥,清热解毒。治赤眼,消渴,休息痢;解硫黄、烧酒毒。 ①宁原《食鉴本草》:"宽中益气,和脾胃,下大肠浊气…
  • 麂肉

    …evesi Ogilby的肉。具有补气,暖胃,耐饥,化湿祛风的功效。主治瘳五痔。 《中药大辞典》:麂肉 拼音注音 Jǐ Ròu 出处 《本草拾遗》 来源 为鹿科动物小麂的肉。 生境分布 分布长江流域及珠江流域。 原形态 小麂,又名:黄麂,黄猄。 形小,肩高约40厘米,体长70~80厘米,尾长可达12厘米,脸部较短而宽,鼻端裸露。雄兽有角,角又短小,角尖向内向下弯…
  • 鸱肉

    …音 Chī Ròu 出处 《食疗本草》 来源 为鹰科动物白尾鹞的肉。 功能主治 ①《食疗本草》:"食之治癫痫疾。" ②《纲目》:"食之,消鸡肉、鹌鹑成积。" 摘录 《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鸱肉 拼音注音 Chī Ròu 英文名 Sparrow hawk as food 出处 出自《食疗本草》 来源 药材基源:为鹰科动物白尾…
  • 马皮

    …注音 Mǎ Pí 出处 《食疗本草》 来源 马科动物马的皮。 功能主治 ①《圣惠方》:"治小儿赤秃,以赤马皮、白马蹄烧灰,和腊猪脂敷之。" ②《滇南本草》:"烧灰调油搽铜钱牛皮癣。" 摘录 《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马皮 拼音注音 Mǎ Pí 英文名 Horse hide 出处 出自《滇南本草》 来源 药材基源:为马科动物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