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收录
搜索
注册
登录
搜索
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03
秒,为您找到
1367
个相关结果.
搜书籍
搜文档
搜课程
搜药方
搜药材
桑枝虎杖汤
… 祛风湿,通经络,止疼痛。 主治 主治风湿或劳损,关节肌肉痹痛,手脚麻木,动作不利,舌淡苔白,脉弦细。
临床
应用
临床
主要用于治疗风湿关节痛、劳损性肌肉或关节痛、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肩臂痛、腰腿痛等病症,有报道对酒精性心脏病有效。 酒精性心脏病: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4例一两组均给予常规酒精性心肌病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桑枝虎杖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6分钟…
虎骨木通汤
…风历节。
临床
用于治疗痛风性关节炎。 处方 虎骨、木通各等分。 功能主治 一切麻木痹证,痛风历节。 用法用量 水煎,频频多吃。 摘录 《医学从众录》卷七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虎骨木通汤组成 虎骨、木通各等分。用法用量 水煎,频频多吃。功用 祛风除湿,强筋健骨。主治 一切麻木痹证,痛风历节。运用
临床
用于治疗…
首乌延寿丹
…晕目花,耳鸣重听,四肢酸麻,腰膝无力,夜尿频数,须发早白等。
临床
应用
临床
主要用于治疗老年轻度认知障碍、血管性痴呆、高血压、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更年期综合征、须发早白、神经衰弱等病症。 1.老年轻度认知障碍:以首乌延寿丹治疗老年轻度认知障碍(MCI)患者45例(治疗组),与阿尼西坦(茴拉西坦)对照,疗程3个月。采用
临床
疗效、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日常生活自理能j量表(ADL)…
苏羌达表汤
…钱(3克)、浙茯苓皮二至三钱(9克)。 用法 水煎服。 功效 祛风散寒,化湿解表。 主治 外感风寒,内有湿邪,恶寒发热,骨节酸楚,头痛,身重,舌淡苔白腻,脉浮。
临床
应用
临床
主要用于治疗癃闭等病症。 癃闭(个案):患者4日前突发癃闭,予导赤散和八正散治疗,小便稍利,但仍不畅。证属寒湿在表,肺失肃降。故投以本方加减,3剂,汗出尿通,诸症尽瘥。(《江西中医药》1998…
清上蠲痛汤
… 用法 水煎服。 功效 散风热,止头痛。 主治 一切偏正头痛,舌红,苔干,脉浮弦。
临床
应用
临床
主要用于治疗顽固性疼痛及三叉神经痛等病症。 1.顽固性头痛:以本方加减治疗32例,与镇脑宁治疗30例对照。1个疗程为4日,一般最多用4个疗程(疗程间隔3日)。以
临床
症状及一年内是否复发为判定标准:结果:痊愈32例。(《四川中医》2001年第4期) 2.三又神经痛:以加味清上…
异功散
…,脉虚。
临床
应用
临床
主要用于治疗小儿厌食、腹泻及慢性胃炎等病症。 1.小儿厌食:异功散加减治疗厌食小儿患者50例,疗程为10日。
临床
疗效评价以食欲显著增强,食量增加为治愈。结果:治愈46例,好转4例,总有效率为100%。(《实用中医药杂志》2011年第8期) 2.婴儿腹泻:异功散加味治疗婴儿慢性腹泻患者56例,与西药(思密达、肠复康)治疗22例患者对照,疗程为5日。
临床
疗效评价以患者粪…
钩藤散《普济本事方》
…效。主治肝厥头晕。
临床
上用于高血压、头晕目眩等。 组成 钩藤(15g),陈皮(15g),半夏(15g),麦冬(15g),茯苓(15g),茯神(15g),人参(15g),菊花(15g),防风(15g),灸甘草(0.3g),生石膏(30g)。用法用量 为粗末,每次12g,加生姜7片,水煎服。功用 平肝止痉。主治 肝厥头晕。运用
临床
上用于高血压、头晕…
清热泻脾散
…,脉细数。
临床
应用
临床
主要用于治疗鹅口疮、口腔溃疡、手足口病等病症。 1.鹅口疮:以清热泻脾散治疗心脾积热型鹅口疮36例,疗程为7日,以口腔内黏膜恢复情况判断疗效。结果:痊愈29例,占80.56%;有效4例,占11.11%;无效3例,占8.33%。(《河南中医》2013年第1期) 2.口腔溃疡:以清热泻脾散加减治疗22例,与维生素B2治疗20例对照。疗程为3天,以
临床
症状的改善判断疗效…
五香流气饮
…钱(3克、)甘草一钱(3克)。 用法 水煎服。 功效 清热祛风,理气通络。 主治 主治黄鳅痈,其痛小腿肚内侧,疼痛肿硬,微红,长数寸,形如泥鳅,并治流注,结核。
临床
应用
临床
主要用于治疗急性血栓性静脉炎等病症。 急性血栓性静脉炎:以五香流气饮加减治疗急性血栓性浅静脉炎、急性血栓性深静脉炎16例,以浅静脉的红肿热痛等症状的消失为疗效评价标准。结果:痊愈11例,好转4…
龙胆草擦剂
处方 胆草10斤。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止痒止痛。主急性亚急性湿疹,过敏性皮炎,日旋旋旋旋光性皮炎,小儿痱子,丘疹性荨麻疹,急性荨麻疹,毛囊炎等。 用法用量 水煎,第1次加水20升,开锅后煮1小时;第2次加水10升,开锅后煮40分钟。2次药液合并,过滤,浓缩为9600毫升,装瓶。涂于患处。 摘录 《赵炳南
临床
经验集》
1..
«
10
11
12
13
»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