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收录
搜索
注册
登录
搜索
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05
秒,为您找到
426
个相关结果.
搜书籍
搜文档
搜课程
搜药方
搜药材
九节茶
…瘀,退热,排毒,接骨的功效。主治急性肠胃炎,跌打损伤,骨折,风湿痹痛,肢体麻木,妇女痛经,产后瘀滞腹痛。 拼音注音 Jiǔ Jié Chá 别名 草珊瑚(《汝南圃史》),观音茶(《生草药性
备要
》),接骨木《植物名实图考》),九节风(《分类草药性》),驳节茶(《岭南采药录》),嫩头子(《峨嵋药植》),草珠兰(《修订增补天宝本草》),山石兰、按骨兰(《广西中兽医药植》),山鸡茶、鸡膝风、山胡…
甘草梢
…细根。 性味 《医学入门》:"性寒。" 功能主治 清火,解毒。治阴茎中疼痛及淋浊。 ①《医学启源》:"善去茎中痛。" ②《医学入门》:"生用,泻胃火,解热毒,除胸中积热。" ③《本草
备要
》:"淋浊证用之。"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5~1.5钱。 摘录 《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甘草梢 拼音注音 Gān Cǎo Shāo 英文名 tip o…
野山芝麻
…量15-30g。化学成分 根含β-谷甾醇,白桦脂酸,齐墩果酸,山芝麻酸甲酯,山芝麻宁酸甲酯,山芝麻宁酸及山芝麻酸内酯,根皮含倍半萜醌类化合物曼家酮E、F、H、M。相关论述 1、《生草药性
备要
》:“根:治疮,去毒,止血,埋口;又能开大肠,食多大便必快。”2、《广州植物志》:“叶:捣烂敷患处,治疮毒。”3、《福建民间草药》:“去瘀生新,消痈解毒。”4、《南宁市药物志》:“解表清热,治痧气,…
葫芦茶
…医药植》),金剑草、螳螂草(《泉州本草》),田刀柄、钊板茶、咸鱼草(《岭南草药志》),麻草、鲮鲤舌(《闽东本草》),土豆、地马庄(《贵州草药》),龙舌癀(《福建中草药》)。 出处 《生草药性
备要
》 来源 为豆科植物葫芦茶的全草。夏、秋季割取地上部分,除去粗枝,晒干。 生境分布 生于荒坡、低丘陵地草丛中。分布广东、广西、福建、云南、贵州等地。产于广东、广西等地。 原形态…
金樱根
…的功效。主治遗精,遗尿,久泻,久痢,吐血,便血,崩漏,带下,白浊,脱肛,子宫下垂,跌打损伤。 《中药大辞典》:金樱根 拼音注音 Jīn Yīnɡ Gēn 别名 金樱蔃、脱骨丹(《生草药性
备要
》)。 出处 《日华子本草》 来源 为蔷薇科植物金樱子的根或根皮。8月至翌年2月,挖出,洗净,切断,晒干。 性状 根呈圆柱形,略扭曲,表面紫黑色,有纵直条纹;木栓层呈片状,可…
艾纳香
…治风寒感冒,头风头痛,风湿痹痛,寒湿泻痢,寸白虫病,毒蛇咬伤,跌打伤痛,癣疮。 《中药大辞典》:艾纳香 拼音注音 ài Nà Xiānɡ 别名 大风艾、牛耳艾、大风叶、紫再枫(《生草药性
备要
》),再风艾(《岭南采药录》),大艾、大枫草(《中国树木分类学》),大骨风(《南宁市药物志》),大黄草(《中药志》),大毛药(《贵州植药调查》),冰片艾(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出处 …
黄葛树
…似桂稍大,团栾荫数亩,冬春不凋,干则臃肿,根皆蟠露土上,至于石崖之侧,则全欲不籍土生者,夔之梁方最多,惜无材用。”临床应用 相关配伍 1、治陈年骨痛:取黄葛树叶以醋蒸,送饭常食。(《生草药性
备要
》) 2、治续骨:取黄葛树叶适量,捣烂外敷。(《岭南采药录》)现代研究 现代临床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痛,外伤筋骨疼痛,皮肤疖肿和癣等。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夏秋采,晒干,或随用随采。药材鉴…
檀香油
… ②《中国医学大辞典》:"苦,温。" 功能主治 治胃脘疼痛,呕吐,淋浊。 ①《纲目拾遗》:"除恶,开胃,止吐逆。" ②《中国医学大辞典》:"治心腹疼,腰肾痛,消热肿,并涂擦之。" ③《新本草
备要
》:"治白浊。" 用法用量 内服:装入胶囊,每次0.02~0.2毫升(一日量1毫升)。外用:涂擦。 制法 将檀香的心材切细,置大型蒸馏器内,经蒸馏后,可得3~5%的檀香油。此油宜密贮…
木芙蓉花
…花朵,晒干。 生境分布 多栽培于庭园。分布全国大部地区。主产浙江、江苏等地。 原形态 木芙蓉(《柳河东集》)又名:木莲(《江醴陵集》),杹木、杹皮树(《纲目》),醉酒芙蓉(《生草药性
备要
》),大叶芙蓉。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2~5米。枝被星状短柔毛。叶大,互生,阔卵形至圆卵形,长10~20厘米,宽9~22厘米,掌状3~5裂,裂片三角形;基部心形,先端短尖或渐尖,边缘有波状钝齿,上面…
旱芹
…厥阴经。" 性味 甘苦,凉。 ①《上海常用中草药》:"甘,平。" ②《大同药植手册》:"甘苦,微寒。" 注意 《生草药性
备要
》:"生疥癞人勿服。" 功能主治 平肝清热,祛风利湿。治高血压病,眩晕头痛,面红目赤,血淋,痈肿。 ①《生草药性
备要
》:"补血,祛风,去湿。敷洗诸风之症。" ②《本经逢原》:"清理胃中浊湿。" ③《本草推陈》:"治肝阳头昏。面红目赤,头重脚轻,步行飘摇…
1..
«
13
14
15
16
»
..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