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肌点耳穴 - 图1

松肌点耳穴,耳穴名。别名肌松点。位于耳甲艇,耳轮脚消失的部分后方直对耳轮脚之点,胃穴的外侧,肝穴、脾穴、胃穴之间,约在下垂点穴至腋下穴连线的中间处。主治肌强直症、肝炎、肝硬化、肌松不良等。斜刺0.3-0.5寸。

名称

松肌点耳穴

出处

肌松点

隶属

耳穴

位置

位于耳甲艇,耳轮脚消失的部分后方直对耳轮脚之点,胃穴的外侧,肝穴、脾穴、胃穴之间,约在下垂点穴至腋下穴连线的中间处

主治

肌强直症、肝炎、肝硬化、肌松不良

功能

养血缓急,健脾益气。

操作

斜刺0.3-0.5寸

目录

  • 功能作用
  • 定位
  • 详细主治
  • 详细操作
  • 附注
  • 相关论述

功能作用

养血缓急,健脾益气。

定位

位于耳甲艇,耳轮脚消失的部分后方直对耳轮脚之点,胃穴的外侧,肝穴、脾穴、胃穴之间,约在下垂点穴至腋下穴连线的中间处。

详细主治

肌强直症、肝炎、肝硬化、肌松不良等。

详细操作

按耳穴常规针法操作。针法:斜刺0.3-0.5寸,针尖向耳轮脚方向刺,针感局部痛。作胃部手术可斜刺透胃穴;作脾、肝手术可斜刺透脾、肝穴。

附注

本穴与健脾胃穴都有健脾益气之功,都可治疗肝硬化,但本穴性平,还有养血缓急之功,体现柔肝以顺应肝藏血之性,使肝得阴血的濡养而有利升发;而健脾胃穴,穴性属阳,利湿健脾,体现利肝以顺应脾喜燥之性,使脾不壅滞而有利疏发。

相关论述

1、《全国针刺麻醉资料汇编》:“肌松点 在肝、脾二穴之间进针,向胃或膈的方向深刺(用手指将耳廓托平后可以深刺并捻转)。也有从脾穴进针,向肝穴方向透刺,作为肌松点的。”

2、《针刺麻醉》:“胆囊切除术、胆道探查术、胆总管引流术……耳穴:神门透胆、交感、肺、肌松点(在胃、肝、脾三穴之间,进针后透向膈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