膏剂治疗慢性胃炎

中医认为.慢性胃炎多为饮食失调,肝气犯胃,脾胃虚弱致使胃气滞寒,升降失常,胃络失养所为,当以健脾养胃、疏肝行气为治。现介绍几则膏剂治疗方,供选用。1.金柑膏:金橘345克,丁香、豆蔻各110克,肉桂270 克,沉香42克,砂仁、木香、玫瑰花、梅花、吴茱萸、郁金各3 克,香附、香橼、丹参、桔梗、厚朴、乌药、高良姜、干姜、枳壳、佛手、毕澄茄、陈皮、青皮、延胡索、藿香、紫苏梗各6克。取金橘、丁香、肉桂、
病理科 内科 - 胃肠病

胃部不适分为胃热和胃寒

近期,脾胃偏寒的患者有增多的趋势,这与夏季过食冰冷食物有密切关系。  又到了炎热的季节,喝冷饮,吃西瓜成了不少市民消暑解热的首选,然而,从中医上看,脾胃会因过食冰冷食物而引起不适。另一种胃部不适的症状是食量大却不长肉,容易出现口腔溃疡,中医认为这是胃热。  解放军第181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孙乐芹说,中医将胃部不适分为胃热和胃寒,区分症状治疗能事半功倍。    胃寒  夏季多饮冰啤警惕胃寒  桂林市
病理科 内科 - 胃肠病

保护胃5种食疗方法

烧烤后吃一只梨  韩国科学家调查发现,进食煎烤食品后吃一个梨,不失为一种健康的饮食方式。煎烤类食品经过烟熏火燎,产生较多的苯并芘等致癌物,而梨尤其是梨汁含有的抗癌物丰富,可以消除或排除致癌物,在一定程度上保护胃肠免受癌症之害。    吃蟹后喝生姜红糖水  从中医角度看,脾胃虚寒的人,尤其是慢性胃炎患者,吃蟹肉可能会出现胃痛、腹泻、呕吐等症状。应对之策就是进食蟹肉后喝一杯生姜红糖水。生姜性温热,能增
病理科 内科 - 胃肠病

治消化道疾病验方

反流性食管炎柴胡10克,白芍10克,厚朴8克,蒲公英10克,夏枯草12克,海螵蛸10克,枳壳10克,赭石15克,煅瓦楞子15克,甘草3克。水煎服,每日1剂。10天为1疗程。  慢性胃炎醋延胡索10克,海螵蛸10克,白芍10克,炒川楝子10克,乌药8克,蒲公英10克,沉香2克,甘草3克。水煎服,每日1剂,7天为1疗程。  萎缩性胃炎白花蛇舌草10克,黄芪15克,太子参10克,三七3克,石斛10克,莪
病理科 内科 - 胃肠病

治疗胃炎常用的中西药

慢性胃炎一般分为浅表性胃炎、肥厚性胃炎和萎缩性胃炎三种。治疗药物主要有中成药、黏膜保护剂和制酸剂(慢性萎缩性胃炎除外)等。慢性胃炎大部分患者都会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上腹部不适、胃酸过多或减少,因此患者最好就医检查确诊后予以治疗。中成药温胃舒胶囊:主要成分为党参、附子(炙)、黄芪(炙)、肉桂、山药、肉苁蓉等。能温胃止痛,用于慢性胃炎、胃痛。特别适用于胃凉隐痛、喜温喜按、稍食痛轻、食欲不好、怕冷、
病理科 内科 - 胃肠病

运动疗法辅治胃下垂

胃下垂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病,多见于身体瘦弱的中老年人。运动锻炼对其治疗有辅助作用。下面介绍几种胃下垂的运动疗法。1.挺身运动:取仰卧位,头枕枕头,两腿弯曲,足跟尽量靠近臀部,髋部尽量挺起呈半桥形,维持一定时间,然后还原休息,重复做3~5分钟。2.举腿运动:取仰卧位,两腿并拢,直腿举起,悬在离床20~30厘米高处停止不动,抬腿约10分钟,还原再做第二次。3.摆腿运动:取仰卧位,两腿并拢,直腿举起,在离
病理科 内科 - 胃肠病

缓解胃肠不适妙招

中医认为,气行不畅是百病之因,气滞留在体内,阻碍各种津液的循环,使内脏活力受损,造成各部位的酸痛与疲劳。1.端正坐姿。收小腹长时间坐着的人,别弯腰驼背、或瘫坐在椅子上,这会让小腹突出。缩小 腹、拉直背脊,才能避免饭后腹胀。2.用餐前休息片刻用餐前,先消除疲劳,用餐时会大大缓解胃胀气。3.饭前洗脸利用饭前的15 分钟,洗把脸,顺便轻轻按摩脸部与肩颈部(由下而上),让人慢慢放松下来。4.睡前可以做简单
病理科 内科 - 胃肠病

治胃痛隐隐 温中愈溃汤

组成红景天15克,生黄芪15克,炒白芍15克,桂枝6克,吴茱萸6克,川黄连6克,煅瓦楞20克,蒲公英15克,海螵蛸12克,浙贝母12克,化瘀散(三七粉、血竭等)6克,炙甘草12克,鲜姜二片、大枣三枚。  功效温补脾胃,抑酸止痛。  主治症见胃痛隐隐,绵绵不断,喜温喜按,空腹痛甚,得食痛减,泛吐清水,遇冷加重,纳差,神疲乏力,甚则手足不温,大便溏薄,舌质淡嫩,或见齿痕,苔薄白,脉沉细。  用法每日1
病理科 内科 - 胃肠病

升麻清 治疗胃热 清胃散

升麻清热解毒之功甚巨,不独升阳举陷也。治疗胃有积热,上下牙痛,牵引头脑,满面发热,或口气热臭,牙龈肿烂,口舌干燥,脉大而数者,余常用《兰室秘藏》的清胃散。方用:当归身6克,黄连5克,生地12克,牡丹皮9克,升麻6克。每日1剂,水煎分2次晾凉口服。临床使用时常加入生石膏以增强清热解毒作用;若阳明热盛,大便秘结者,加入大黄导热下行;牙痛牵引头痛者,加入细辛、白芷疏风止痛。方中所治的主症是因阳明胃经积热
病理科 内科 - 胃肠病

调治腹泻的药膳

腹泻属于中医学 “泄泻”范畴.常由于先天禀赋不足、饮食失节、外感湿邪等引起.轻症饮食治疗即可见良效。山药莲子粥山药、莲子各10克,薏米30克.大枣lO枚.大米100克。同煮粥食用.适用于脾肾虚弱之便溏腹泻。扁豆薏米粥薏米、大米各50克,白扁豆30克。煮粥食用.特别适用于夏季湿阻腹泻。山楂枣茶山楂、炒麦芽各10克.白术5克.大枣 10枚。水煎,代茶饮.适用于食积腹胀、腹泻。山药大枣粥茯苓、山药各20
病理科 内科 - 胃肠病

半夏泻心汤治呃逆

王某某,男,72岁。2000年1月19日初诊。呃逆5个月,遇冷加重1个月。曾用针灸,口服中药及西药解痉挛药治疗,效果不显。患者仍呃声不停,只能进半流质食物,夜不寝,服安定也只能稍睡片刻,伴神疲,眩晕,胃脘痞满连胸胁,大便溏而不爽,鼻黏膜暗红,鼻甲肿大,咽喉后壁“污红”,舌暗红苔黄腻,脉弦滑细。有嗜酒、吸烟史。心率整,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双肺未闻及杂音,腹软,未扪及包块,肝脾未触及。上消化道钡餐
病理科 内科 - 胃肠病

胃食管反流征的中医治疗

胃食道反流征是指胃内容物反流入食道所引起的烧心、反酸、胸痛、上腹痛、嗳气、腹胀、上腹不适、咽部异物感、吞咽痛、吞咽困难及其带来的慢性咳嗽、哮喘、咽喉炎、鼻窦炎等。本病属于中医学的 “反酸”、“反胃”、“胸胁痛”、“嘈杂”等范畴。中医认为此病与肝和脾胃的功能密切相关。肝主疏泄。肝的疏泄功能能促进消化,是保持脾胃功能正常的重要条件。肝的疏泄功能正常,有助于脾升胃降的相互协调,可为脾胃的消化功能创造良好
病理科 内科 - 胃肠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