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收录
注册
登录
药方首页
药方列表
病理科:
全部
内科
外科
妇科
男科
儿科
皮肤科
美容瘦身
滋养益寿
中药秘方
肿瘤科
感冒
呼吸内科
胃肠病
神经疾病
心脑血管
口腔科
咽喉疾病
鼻炎
眼部疾病
耳部疾病
糖尿病
贫血
中暑
民间偏方
热门推荐
最新发布
流行性腮腺炎外用药4方
特约专家、江苏省大丰市中医院副主任医师 潘东曙流行性腮腺炎外用药方一:取新鲜蚯蚓数条,洗净,加人等量白糖并搅拌,放置半小时后即成糊状,然后涂于纱布上,敷贴于患处,每日1次,连敷3日。流行性腮腺炎外用药方二:胡椒粉1克,面粉10克,用温水共调成糊状,涂于纱布上,敷于患处,每日换药1次,2—3日即可痊愈。流行性腮腺炎外用药方三:连翘粉、大黄粉各60克。用黄酒调成糊状,然后取适量敷于患处。流行性腮腺炎外
病理科
内科 - 口腔科
舌衄治验
药用:龙胆草、大黄、侧柏叶各9克,柴胡、栀子、夏枯草各15克,黄芩、当归、车前子、丹皮、大枣各12克,甘草6克,日1剂,水煎服。连服2剂,泻下稀粪3次,舌肿麻硬及舌衄大减,但手足心热,夜来尤甚,失眠。遂守上方去大黄,加白芍12克,酸枣仁15克,2剂而诸证去,仅饮食欠佳而已。故用五味异功散加白芍、佛手、柴胡、丹参调理而愈。按:此乃肝火上冲所致之舌血。何以言之?以肝郁不解,化火上炎,则心烦善怒,目赤羞
病理科
内科 - 口腔科
牙龈肿痛方 牙龈出血方 实火牙痛方
牙龈肿痛方:金银花15克,甘草10克。共放入锅内,加入适量清水,煎汁。每日1剂,分早、晚饭前服用,连服3日。牙龈出血方:芦根15克,放入锅内,加入适量清水,煎汁。每日1剂,分3次服完,一般服2~3日即可见效。实火牙痛方:苦瓜1条,切碎,捣烂如泥,放入白糖,拌匀,腌渍2小时即可。1次服完,连服3次即可见效。虚火牙痛方:生地100克,大米50克,白糖适量。将生地、大米放入锅内,加入适量清水,煮成粥,加
病理科
内科 - 口腔科
清热燥湿行瘀 治口腔扁平苔藓
处方:金银花、连翘、黄芩、莪术、川芎、水蛭各 12克,黄连6克,红藤、丹参、蒲公英各15克。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功效主治:清热燥湿行瘀。用于治疗口腔扁平苔藓,中医辨证属湿热瘀积型。症见口腔黏膜损害以充血糜烂水泡为主,皮损处灼热疼痛明显,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创方者:戚清权
病理科
内科 - 口腔科
老人口臭“香荷”漱口
有些老人因口臭的问题而烦恼,可用中药自制“香荷液”漱口除臭。“香荷液”的用法:取丁香、厚朴各9 克,薄荷6克(中药店皆有售,价格便宜)共人大水杯中,用沸水冲泡,加盖焖15分钟,滤取药液待用。漱口时,取上述药液原液少许,对人约50毫升温开水稀释后含漱,一般含漱2分钟即可吐掉。此方无副作用,除臭效果良好。 陆生光
病理科
内科 - 口腔科
扁平苔藓漱口治疗
口腔扁平苔藓是一种发于皮肤黏膜的慢性炎症性疾患。其特点是口腔黏膜发生珠光白色条纹,条纹周围充血发红,并可出现糜烂、溃疡。本病病程长,易复发,令患者痛苦不堪。本病多由肝肾不足、阴虚内热、虚火上炎所致。漱口方:五倍子10克,黄柏9克,金银花12克。上药加水煎煮20分钟,去渣取汁,待冷却后含漱,每天5-6次。注意事项:患者要注意保持口腔的清洁卫生,避免病毒和细菌感染,多食新鲜蔬菜、水果,保持心情舒畅,保
病理科
内科 - 口腔科
舌痛 处方炒怀山药 5剂巩固舌痛痊愈
程某,男,67岁,初诊日期:2021年3月7日。诉舌痛半年余,每食用刺激性食物(如酒、辣椒、醋等)则舌痛,口干,舌紫少苔,有裂纹,脉滑。平素饮酒较多,大便溏薄,日1~2次。诊断:舌痛(胃阴虚)。处方:炒怀山药30g,粉葛根30g,芡实30g,党参15g,炒白术15g,半夏10g,炒白芍15g,生地10g,黄芩15g,炒谷麦芽各15g,木香10g,砂仁6g,炙甘草6g。5剂,水煎服,日1剂。3月12
病理科
内科 - 口腔科
潜阳封髓丹加减治疗阳虚型口腔溃疡
口腔溃疡以唇、舌、两颊、软腭等口腔黏膜部 位溃疡反复发作,进食刺激时出现疼痛为主要症 状,以自限性、复发性、周期性发病为特点,典型 病灶以 “黄、红、凹、痛”为特征 [1 ] 。其发病机 制不清,可能与胃肠道疾病、慢性疾病或内分泌、 免疫系统疾病等有关 [2 ] 。西医治疗无特效药,主 要以局部止痛、消炎、促进疮疡愈合、预防复发为 主 [3 ] 。 口腔溃疡属于中医学 “口疮” “口糜” “口 疡
病理科
内科 - 口腔科
齿衄又称牙宣 辨治方药 验案举隅
齿衄,即血从牙龈齿缝中出者,又称牙宣。肾主骨,齿为骨之余,肾虚则齿不固,血易渗出;又手足阳明经皆分入于齿,唐容川《血证论·齿衄》称:“牙床尤为胃经络所扰,故凡齿衄,皆是胃火上炎,血随火动。” 辨治方药 齿衄多为虚实夹杂证,对具体患者来说,有实与虚孰多孰少、孰主孰次的问题。实者为火热内盛,主要是由好烟酒、嗜辛辣,湿热藴积胃肠,久而化火循阳明经而齿中,发为齿衄;亦有因肝火犯胃而致齿衄者。虚者多为肾
病理科
内科 - 口腔科
面神经炎的中医治疗偏方
组成:菊花、葛根各15克,大青叶30 克,防风、白芷、蝉蜕、僵蚕、川芎各10 克,甘草6克。功效:清热解毒,疏风通络。主治:面神经炎,症见卒然口歪,眼睑闭合无力或不能闭合,患侧鼻唇沟变浅或消失,额纹消失,或伴耳后疼痛,后期或治疗不当可见面部痉挛。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早中晚3 次饭后服用。 方解:面神经炎属于中医“面瘫”的范畴,俗称吊线风,属外风中络之证。根据其临床表现,本病多有夜卧当风的病
病理科
内科 - 口腔科
治口疮“复发性口腔溃疡”中药方
案例 李某,女,54岁。2010年3月22日初诊。 患“复发性口腔溃疡”2年余,近2月口疮屡发,旧疮未愈,新疮又起,口内灼痛,无有休止,影响进食。伴见心下痞满,大便不畅,痔痛便血。舌苔白腻中剥,脉沉细。辨六经属厥阴病,辨方证属生姜泻心汤加赤小豆、当归、生石膏、生地炭证。处方:炙甘草12克,黄芩10克,黄连3克,清半夏15克,党参10克,干姜10克,赤小豆15克,当归15克,生石膏45克,生地炭
病理科
内科 - 口腔科
面神经麻痹针灸治则方药
谢某,男性,64岁。突发左侧面神经麻痹2天伴有头痛便秘口苦。查体:左侧鼻唇沟变浅,左眼不能闭合,有半指缝间隙,流眼泪,左侧口角漏涎,舌质红舌苔薄白。血压138/75mmHg。长桑君脉法,双关见骨脉二级,双尺凹陷,中气下陷。肺气虚(经常咽喉疼痛,感冒咳嗽有痰)。左寸浊硬。人迎、气口均一盛,病在少阳肝胆。伤寒脉法,双侧脉浮而数,紧弦滑。病在少阳、阳明,阴不足阳陷入中,结胸。治则:黄芪建中汤、小柴胡汤、
病理科
内科 - 口腔科
1..
«
56
57
58
59
»
..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