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鼻炎 鼻塞鼻痒喷嚏连连 祛邪通窍法处方

许某,女性,29岁,2014年11月10日就诊,过敏性鼻炎5年余,每次遇灰尘发作,鼻痒,喷嚏连连,清涕如水,天凉较明显,鼻塞,夜间睡眠尤甚,服用西药抗过敏药物可暂时缓解,平素浊涕分泌较多,伴有前额疼痛,嗅觉较前下降,大小便、饮食正常,苔薄白舌质红,脉弦。当时辨证并无思路,考虑过敏性疾病,过敏煎作为专方甚有名气,予以过敏煎加味:银柴胡15克,乌梅10克,防风10克,五味子10克,辛夷12克,白术10
病理科 内科 - 鼻炎

过敏性鼻炎是咋回事?穴位埋线平阴阳

金风送爽的秋天,本是一个收获和喜悦的季节,但对于过敏性鼻炎患者,却是一个“灾难”性季节。中医认为,肺开窍于鼻,喜润恶燥,喜热恶寒。作为把守人类呼吸的第一道关口,鼻子在进行着24小时不休止的呼吸工作,空气中的灰尘、花粉、化学物质、汽车尾气等无法避免的各类过敏原,就伴随着呼吸进入了鼻腔。多风、干燥、早晚温差大且天气逐渐转冷的秋季,便成了过敏性鼻炎患者最难熬的季节。《景岳全书》中提到的“鼻病无他也,非风
病理科 内科 - 鼻炎

秋季鼻子干燥 清洁鼻腔可用温盐水

秋季,气温变化大,空气十分干燥,这时除了皮肤会因干燥而瘙痒外,我们的鼻子也会因为干燥而出现各种问题。对于皮肤的干燥,很多人都知道涂抹一些润肤露就可缓解了,但如果是鼻子干燥又该如何应对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喉科副主任医师何伟平表示,要缓解鼻子干燥,食疗滋润最关键,除此之外,科学地进行鼻腔清洁和鼻腔护理也很重要。鼻子干燥也会诱发大问题何伟平介绍,空气进入体内,首先需要通过鼻腔的加温和湿润,
病理科 内科 - 鼻炎

常见的容易引起过敏反应的药物

在我国, 中医中药源远流长, 各种中草药及其制剂应用广泛。起初人们不是很重视中药的不良反应, 但随着中医药的不断推广,中药的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率也有所升高。据2010 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数据显示,中药不良反应的病例报告约占药物不良反应报告总数的 13.8%,而过敏反应在中药不良反应中发生率最高,约占 40.6% ~ 66.7%。本文对中药引起的过敏反应做一简单介绍,以提高人们对中药过敏反应
病理科 内科 - 鼻炎

白露后气候干燥 鼻炎闹 艾灸可以调理鼻炎

你最近发现清晨路边花草叶子上的露珠了没?白露,即白色的露珠。根据阴阳五行规律来说,秋季在五行中属金,其色白,所以白主要是指秋季;露则是指是“阴气渐重,露凝而白”,是指秋季此时阴气在渐渐加重,早晨在路旁的树叶上可以看到露珠。白露后气候干燥,灸大夫提醒,在白露节气中要避免鼻腔疾病、哮喘病和支气管病的发生。特别是对于那些因体质过敏而引发的上述疾病,在饮食调节上更要慎重。秋天到,鼻炎闹!有谚语是这样的:“
病理科 内科 - 鼻炎

郝万山介绍如何缓解鼻炎杏苏蜜枣膏:家政女皇20161012

本页提供2016年10月12日河北卫视家政女皇节目视频全集和要点笔记,节目请到的嘉宾是郝万山。主题是《找对病根鼻炎不再难缠》。主要介绍如何缓解鼻炎,杏苏蜜枣膏、玉屏风散粥、侉炖鱼的制作方法等相关内容,中医中药秘方网提供视频全集的在线观看和主要内容介绍(节目要点笔记)。郝万山:著名中医专家。一般来说,感冒是有病程的,病毒性感冒如果不治疗的话,七天左右就能痊愈,也就是说,感冒引起的打喷嚏、流清鼻涕,会
病理科 内科 - 鼻炎

过敏性体质与肺脾肾三脏功能有关

提起过敏体质,大家都不陌生。什么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等,好像就在身边一样,很容易见到。那么什么是过敏性体质?过敏性体质易患哪些病?平时怎样预防呢?今天就谈谈这个问题。过敏性体质表现有多种多样。有的表现为呼吸道症状,如鼻塞、打喷嚏、流鼻涕、哮喘等;有的为皮肤,如皮肤容易起荨麻疹,有的一抓就出现红疹、瘢痕;有的对某些药物过敏,发生药物性皮疹等。此类体质往往与父母体质有关,也与饮食习惯、居住与工作环境
病理科 内科 - 鼻炎

防治过敏性鼻炎“三板斧”

鼻炎是个可大可小的疾病。大到可以要命,小到可以不治而愈,当然这都属于极端的情况,而更多的情况是它可以给患者的生活带来极大的痛苦和不便。说鼻炎发作像潮起又潮落,大而言之,鼻炎四季均可发病,但开春、入秋两个季节最常见。这是因为鼻子对冷热交替过快的气候变化适应能力较差,在还没有适应空气温度变化的情况下,极容易诱发鼻炎,过了季节交替期一如常人;小而言之,用抗过敏药后立竿见影,不久即旧态依然,令人徒唤奈何。
病理科 内科 - 鼻炎

治鼻槁自制鼻炎灵滴鼻

鼻槁是指以鼻内干燥、黏膜萎缩,甚或鼻腔宽大为特征的慢性鼻病。相当于西医学的干燥性鼻炎、萎缩性鼻炎。笔者辨证应用补中益气法治疗鼻槁,疗效较佳。病例:朱某,男,30岁,教师。主证:鼻内干燥,自觉鼻塞,鼻流少量黄脓涕。一年来,经常头痛头昏,香臭不辨,脓涕呈腥臭气味。形体消瘦,纳差腹胀,少气无力,易困倦,面色萎黄。舌质淡,苔白,脉缓弱。检查:鼻黏膜色淡,鼻甲严重萎缩,鼻腔宽大,鼻内肌膜干燥不荣,鼻道内见干
病理科 内科 - 鼻炎

小儿鼻塞流清鼻涕方用小青龙汤化裁

熊某,男,3岁,于2015年3月24日初诊。其母代述:小儿鼻塞、流清鼻涕2周。现小儿鼻音重,鼻塞,流清鼻涕,无发热,睡中打鼾,大便不调,苔白厚腻,脉略紧。上周因发热惊厥曾在本院儿科住院治疗,诊断为急性支气管炎及肺炎。经输液治疗后烧退出院,但一直鼻塞、流清鼻涕至今未愈,故而来诊。广东省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刘志龙教授认为,此患儿现虽没有恶寒等症,但是结合病史考虑是外寒内饮证,当解表散寒、温肺化饮,方用
病理科 内科 - 鼻炎

“倒行经”经期发生鼻衄 几个常用方剂

经行鼻衄本病多见于少女,俗称“倒行经”。因以其血不下行,反上逆而出,且与月经周期有密切关系之故也。但应与一般经期偶然发生之鼻衄(吐衄),或有五官之实质病变者相区别。气者为阳而主动,血者为阴而主静。今血反妄动上行,升降之机失制。究其病机,皆因热盛,热伤冲任,热入营血,热入肝经,以致气受热而升动过度,血受热而离经妄行,热随气上,血随气升而为衄血或吐血。本病之热,又有燥热、郁热之别。燥热者,多与肺有关,
病理科 内科 - 鼻炎

鼻窦炎从中医理论来理解“内外双毒”

鼻-鼻窦炎类似于中医学的“鼻渊”、“脑漏”、“脑渗”、“脑崩”、“脑泻”等,但不完全等同。它是以鼻流浊涕、量多不止为主要特征的鼻病。临床上常伴有头痛、鼻塞、嗅觉减退等症状,是鼻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国内外的研究表明,鼻-鼻窦炎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在美国仅慢性鼻-鼻窦炎的发病率即高达16%且仍呈增长的趋势[1]。国内有关报道其发病率在12%-14%。中医历代医家根据传统中医理论对该病的病因病机
病理科 内科 - 鼻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