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鼾症验案

病案:赵某,女,45岁。形体肥 胖,脸上少许黄褐斑,自述夜晚打 鼾明显2年余,一时有呼吸不畅,憋闷 而醒,晨起咽干有异物感,白天眼 皮重坠,嗜睡,睡后疲乏不解,伴心 悸,健忘,胃纳差,大便溏,舌质淡 紫,舌苔滑腻,脉缓弱。诊断为鼾 症,辨证为脾虚痰盛。治以健脾化 湿,化痰开窍。处方:陈皮、制半夏、 石菖蒲、郁金、天麻、白芷、威灵仙 各9克,西青果3克,桔梗、射干各 6克,川芎、丹参各10克,白术、
病理科 内科 - 鼻炎

二便下血与鼻衄治验

袁某某,男,11岁,小学生。1985年7月4日初诊。患者既往有反复胃痛、反酸、烧心史,6月28日突然上脘正中持续性痛,阵发性加剧,按之更甚,腹胀,矢气极少,口渴,不食不便。西医诊断为“胃溃疡”。经服中药治疗5日,其病不减。今诊并述昨日下午出现往来寒热,心烦欲吐,大便色黑(匿血试验阳性),苔黄燥,舌质红,脉弦数等。遂辨为阳明邪热挟瘀与少阳同病。当清少阳,泻阳明瘀热。药用柴胡18克,枳实15克,黄芩、
病理科 内科 - 鼻炎

简便有效的应急止鼻出血方

冬天到了,很多朋友(尤其是北方的朋友)可能会因为干燥等原因而鼻子出血。鼻出血中医学称其为鼻衄,是一种最常见的病症。轻者出血量少,重者久出不止,严重的甚至会危及生命,所以不要轻视鼻出血,应及时采取止血措施。这里向您介绍几种简便有效的应急止鼻出血的方法。1举手法将不出血一侧的上肢高高举起,会很快收到止鼻出血的效果,待血止后,再稍等片刻,再将举起的手慢慢放下。2棉球法用干棉球蘸中药三七粉或云南白药塞入鼻
病理科 内科 - 鼻炎

治鼻衄方

海带50克,茜草10克,三七6克,可酌加冰糖或白糖。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连服5~7天。适用于鼻衄(鼻出血)。
病理科 内科 - 鼻炎

中医治鼻衄(鼻出血)

鼻衄俗称鼻出血,多由外感燥热之邪、恣食辛辣、嗜好烟酒或大怒之后,或用手乱挖鼻孔,造成鼻黏膜破裂出血,也有某些血液病所致者。轻者短时间可自止,重者流血过多,致气血亏虚,故治疗应以尽快止血为目的,并积极治疗原发病。对于鼻衄较轻的患者,可应用以下简方治疗:  1、鲜茅根120克,鲜藕节250克,捣烂取汁,开水冲,代茶饮。  2、鲜荷叶3张,捣烂绞汁服。  3、丝瓜花30克,捣烂开水冲服。  4、鲜生地、
病理科 内科 - 鼻炎

治中老年鼻衄单方

中老年鼻衄易反复、出血量大,有顽固性出血的倾向。除采取有效止血措施外,应同时治疗原发病的并发症,方能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现介绍一中药验方:处方:桑白皮50~100克,水煎服。有效时,继续服2~3剂以巩固疗效。功效:泻肺降气,降压止血,治中老年鼻衄,经常复发,咽痒,舌红,苔薄黄,脉弦等。不论何种原因引起的鼻衄,总因鼻中出血而使营血耗伤,故出血多者,每见血虚之象,如面色苍白、心悸、神疲、脉细等,故除按
病理科 内科 - 鼻炎

高血压性鼻出血处理须知

临床观察发现,高血压性鼻出血多发于中老年患者。其主要是因为高血压患者鼻腔血管脆性增加,鼻腔后部血管弯曲度较大,经常受到血液冲击,在血压不稳定、波动大时,鼻腔血管就易破裂出血。高血压性鼻出血通常多发生在血压升高期(如清晨、激烈运动或情绪激动)。由于出血部位在鼻腔后部,出血较猛,患者心情会紧张,反使血压更高,导致出血难止。老年患者对高血压性鼻出血不要掉以轻心,一定要留意防治。应避免反复鼻出血,谨防并发
病理科 内科 - 鼻炎

民间预防 秋冬过敏性鼻炎

秋冬季节是过敏性鼻炎的高发季节。民间有很多预防鼻炎的小偏方,不妨一试。丝瓜藤煲猪瘦肉做法:取近根部的丝瓜藤3~5克洗净,猪瘦肉60克切块,同放锅内煮汤,至熟加少许盐调味,饮汤吃肉,5次为一疗程,连用1~3个疗程自愈。功效:清热消炎,解毒通窍,主治慢性鼻炎急性发作、萎缩性鼻炎、鼻流脓涕、头晕头痛。辛夷煮鸡蛋做法:辛夷花15克,放入砂锅内,加清水2碗,煎取1碗;鸡蛋2个,煮熟去壳,刺小孔数个;砂锅中倒
病理科 内科 - 鼻炎

秋季鼻子保健的窍门

最近气温骤降,是哮喘、肺炎和老慢支等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期,市民早晚锻炼和外出要注意防寒保暖,适当增加衣物,另外不要忽略了增加鼻子的抵抗力。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呼吸科副主任医师李芳提醒市民,中医认为,肺开窍于鼻,鼻子的健康与否直接关系到肺部乃至整个呼吸系统的健康状况。从西医的角度来看,当人体抵抗力下降时,鼻黏膜调节功能差,防御功能低下,病菌若通过鼻腔侵入喉、气管、肺,则可致喉炎、气管炎、肺炎的发生。他
病理科 内科 - 鼻炎

治过敏性鼻炎适用三方

1.黄芪50克,党参、山药各30克,白术、白芍、桂枝、杏仁、菟丝子、巴戟天各15克,甘草10克,大枣5枚,生姜3片。水煎服,每日1剂。一般服药7~10剂症状消失。  2.辛夷、金银花各15克,蒲公英、紫花地丁、防风、黄芩、白鲜皮各10克,丹皮、菊花、白附子、桂枝各8克,蝉蜕5克。将药物煎取500毫升药液,趁热用药液蒸汽熏鼻,熏蒸时患者应尽量深吸气使药蒸汽进入鼻腔内,待药液温后可用其冲洗鼻腔,每天可
病理科 内科 - 鼻炎

谷精草合剂用于治疗鼻渊,头痛,鼾症,咳嗽和小儿抽动症

谷精草合剂源于陕西中医学院(现陕西中医药大学)韩天佑《用谷精草合剂治疗鼻渊简介》一文(《新中医》杂志1974年第1期),药物组成为:谷精草、蔓荆子、草决明、菊花、青葙子、密蒙花、夜明砂、金蝉花(或蝉蜕)、钩藤、木贼草、辛夷花、白芷、防风。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河南中医药大学教授李发枝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改进,用于治疗鼻渊、头痛、鼾症、咳嗽和小儿抽动症等,疗效确切,可资借鉴。鼻渊处方
病理科 内科 - 鼻炎

祛除鼻部干燥

秋季气候干燥,很容易引起鼻腔内干燥、鼻塞,甚至鼻出血。揪额头的方法不仅可以有效地祛除鼻部干燥,使鼻腔内的黏液分泌增加,保持鼻腔的湿润,还可预防鼻出血、鼻炎以及感冒等疾病。位于额头部两眉头中间的印堂穴,用屈曲的拇指和食指轻轻地揪印堂穴,并作轻柔和缓的揉动,以局部感觉发麻、发胀为宜。一般揪揉2分钟。揪印堂穴可增加鼻黏膜上皮细胞的增生能力,促进黏液分泌,保持鼻腔湿润,并且刺激嗅觉细胞,使嗅觉更灵敏。 曹
病理科 内科 - 鼻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