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络病学说探讨鼻鼽的治则治法及用药特点

络病学说是研究络病的发生、发展、诊断及治疗规律的一门应用理论,是对内科杂病理论和临床实践的一大发展与突破,广泛用于指导治疗多种病程较长、反复发作的难治性疾病[1]。清·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中倡导“络以通为用”治法,指出络病实证多以辛味通络、藤类通络及虫类通络为主,络病虚证则以补虚通络为法[2],被后世医家所尊崇并沿用至今。清·高士宗《医学真传》云:“通络之法各有不同,调气以和血,调血以和气,通
病理科 内科 - 鼻炎

过敏性鼻炎中医干预方法多

过敏性鼻炎,是鼻炎中最常见的类型,又称变异性鼻炎,发病率高,且还在逐年增加。以阵发性、连续性喷嚏、鼻痒、流大量清水样鼻涕为三大临床表现,可伴有鼻塞、嗓子痒、眼睛痒、流泪、眼睛发红等兼症。鼻腔镜检查可见鼻黏膜苍白、水肿或充血、肿胀。过敏性鼻炎虽然不是严重的疾病,但是容易反复发作,难以治愈,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症状轻者偶尔发作尚能耐受。症状重者常不分场合,突发连续性喷嚏,并流涕不止。鼻塞还会影响
病理科 内科 - 鼻炎

从脾论治秋季肺气虚型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即变应性鼻炎(allergicrhinitis,AR),是当机体暴露于致敏原环境中,在免疫球蛋白E(IgE)的作用下,鼻黏膜产生的非感染性慢性炎性疾病[1]。该病以发作性鼻塞、流清水样涕、喷嚏、鼻痒为主要症状,可伴咽痒、眼痒、耳蜗痒等症状,是临床常见的疾病,其迁延难愈的特点给患者的学习、生活、工作造成了诸多不便,甚至影响其身心健康。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发现,从脾论治秋季肺气虚型AR可快速缓解
病理科 内科 - 鼻炎

基于“亢则害,承乃制”理论从热论治鼻鼽

鼻鼽可溯源自《礼记·月令》,其曰:“季秋行夏令,则其国大水,冬藏殃败,民多鼽嚏。”还有“鼽水”“鼽涕”之称,主要表现为突然和反复发作的鼻痒、喷嚏、流清涕或鼻塞,遇寒发作或加重,检查鼻黏膜常苍白。鼻鼽以症状定义病名,如明·楼英《医学纲目·卷二十七·肺大肠部·鼻鼽》曰:“鼻鼽,谓鼻出清涕。”涕的颜色、质地符合《素问·至真要大论》“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属于寒”,故医家多从寒论治,立法辛温散寒或温补虚阳
病理科 内科 - 鼻炎

治疗过敏性疾病的临证经验 荨麻疹 过敏性鼻炎 咳嗽变异性哮喘

国医大师吕景山从事中医临床、科研、教学已达半个世纪,精研“对药”,创用“对穴”和“同步行针法”。临证倡导辨证论治,针药并举。笔者有幸忝列吕景山门墙,受益匪浅。过敏性疾病,病因繁多且错综复杂,主要与患者体质及生活环境关系密切。过敏体质的人,往往是承自父母亲,另一方面与饮食、压力过重导致抵抗力变差、免疫功能不足有关。过敏体质的人主要出现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细支气管气喘及过敏性皮肤炎等症状。一般是将容易发
病理科 内科 - 鼻炎

过敏性鼻炎病机证型分析 选经配穴方法

过敏性鼻炎,又称变应性鼻炎,是特应性个体接触过敏原后由免疫球蛋白E介导的鼻黏膜炎症反应性疾病,临床表现主要为阵发性喷嚏、清水样鼻涕、鼻塞和鼻痒。该病西医以药物治疗为主,疗效确切,但存在禁忌证和不同程度的嗜睡、疲劳、乏力等不良反应,易反复发作,且治疗价格昂贵。笔者近年在经络医学理论的指导下,运用针灸治疗数十例过敏性鼻炎患者,获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本文从辨经、辨病与辨证角度综合分析过敏性鼻炎的经络
病理科 内科 - 鼻炎

疏风止痛治过敏性鼻炎

近日,笔者在门诊跟师过程中,对一年轻的男性患者印象很深——未见其人,便先闻嚏声。他患过敏性鼻炎已5年,每逢季节交替都会发作:鼻痒、流鼻涕、咽痒,还常不自主地清嗓子。前几天该患者出去赏花,回家后发现眼睛充血,鼻塞加重,头也痛,遂来求诊。笔者师从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医师张勤修教授。张勤修老师见该患者舌苔白润、舌质淡、脉虚细,诊断为“鼻鼽”,即过敏性鼻炎,辨证属肺气虚寒证,治以温肺益气,
病理科 内科 - 鼻炎

嗅觉失灵又称失嗅症 中医因机证治

嗅觉失灵,又称失嗅症。在成人引起嗅觉障碍的病因比较复杂,包括鼻或鼻窦疾病、外伤、病毒感染、化学物质、手术损伤等,而在儿童其主要病因以鼻或鼻窦疾病为主。西医主要以糖皮质激素、锌制剂、维生素C、维生素B1及神经生长因子等药物治疗,目前尚无行之有效的方法。中医学认为该病属“鼻聋”“不闻香臭症”等范畴,与心火偏旺、脾肺不足、清阳不升等相关,通过中医整体思想、辨证论治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嗅觉功能。因机证治《灵枢
病理科 内科 - 鼻炎

分型论治小儿鼻渊

•小儿鼻渊的病因主要是外感风邪、肝胆湿热、脾肺气虚,内因则是脾肺不足。•鼻窍不通是鼻渊最基本的病理变化,正气虚弱是发病的重要因素,贯穿疾病始终,常见的是肺脾气虚体质。宣降肺气、通窍祛浊为最基本方法。急、慢性鼻窦炎是一种常见病,属中医学“鼻渊”范畴,在成人和儿童中都有较高的发病率。慢性鼻窦炎由于病程较长,反复发作,完全治愈比较困难,成年患者常采用手术治疗;但是小儿鼻腔、鼻窦解剖和病理生理与成人存在较
病理科 内科 - 鼻炎

谷精草合剂用于治疗鼻渊,头痛,鼾症,咳嗽和小儿抽动症

谷精草合剂源于陕西中医学院(现陕西中医药大学)韩天佑《用谷精草合剂治疗鼻渊简介》一文(《新中医》杂志1974年第1期),药物组成为:谷精草、蔓荆子、草决明、菊花、青葙子、密蒙花、夜明砂、金蝉花(或蝉蜕)、钩藤、木贼草、辛夷花、白芷、防风。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河南中医药大学教授李发枝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改进,用于治疗鼻渊、头痛、鼾症、咳嗽和小儿抽动症等,疗效确切,可资借鉴。鼻渊处方
病理科 内科 - 鼻炎

简便有效的应急止鼻出血方

冬天到了,很多朋友(尤其是北方的朋友)可能会因为干燥等原因而鼻子出血。鼻出血中医学称其为鼻衄,是一种最常见的病症。轻者出血量少,重者久出不止,严重的甚至会危及生命,所以不要轻视鼻出血,应及时采取止血措施。这里向您介绍几种简便有效的应急止鼻出血的方法。1举手法将不出血一侧的上肢高高举起,会很快收到止鼻出血的效果,待血止后,再稍等片刻,再将举起的手慢慢放下。2棉球法用干棉球蘸中药三七粉或云南白药塞入鼻
病理科 内科 - 鼻炎

治鼾症验案

病案:赵某,女,45岁。形体肥 胖,脸上少许黄褐斑,自述夜晚打 鼾明显2年余,一时有呼吸不畅,憋闷 而醒,晨起咽干有异物感,白天眼 皮重坠,嗜睡,睡后疲乏不解,伴心 悸,健忘,胃纳差,大便溏,舌质淡 紫,舌苔滑腻,脉缓弱。诊断为鼾 症,辨证为脾虚痰盛。治以健脾化 湿,化痰开窍。处方:陈皮、制半夏、 石菖蒲、郁金、天麻、白芷、威灵仙 各9克,西青果3克,桔梗、射干各 6克,川芎、丹参各10克,白术、
病理科 内科 - 鼻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