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菜水花椒水泡脚 鲜柳叶治脚气

韭菜水泡脚一小把韭菜,热水(水够洗脚用的就行),把韭菜放入热水中烧开,焖上6分钟。每天泡脚半小时以上,不间断7日可愈。  花椒水泡脚取整花椒10粒左右,放入盆中,用开水冲泡。待水温降至能下脚时,即可浸泡双脚。一个星期一次,连泡几个星期,对脚气有很好的缓解作用,对易出汗的汗脚也有作用。  鲜柳叶治脚气取鲜柳树叶250克,放在脚盆内加1公斤沸水浸泡,盖上大毛巾,焖3~4分钟,待水温降至40℃左右,把脚
病理科 皮肤科 - 皮肤病

民间治黄水疮一法

药物:龙胆草、蜂房各6克,苦参10克,枯矾3克,黄豆8粒。用法:前4药共研极细末,黄豆炒黑研末调匀装瓶备用。使用前先将疮面用淡盐水洗净,继以香油调上药末成糊状,敷于患处,每天换药2次。疗效:治疗小儿黄水疮37例,疗效满意,一般用药3-5天痊愈。病例:患者,男,3岁,鼻翼两侧及下颌部起黄水疮10余日先后经中西医治疗不效,予本方调香油敷3天而愈。
病理科 皮肤科 - 皮肤病

秋冬手足皲裂 中医紫云膏

35岁的张小姐足跟、脚底的皮肤表面粗糙,摸起来甚至还会扎手。更恼人的是,每到秋冬季节,足底甚至会出现裂口,走动时还可能牵扯出血、肿痛。  手足皲裂最常发生在手掌、指腹尖、足跟及其两侧,刚开始皮肤发紧、发硬,出现脱屑及浅的裂纹,接着皮肤粗糙、肥厚,同时裂纹加深,手足活动时常引起裂纹处疼痛或出血。这是因为手掌足掌皮肤没有毛囊和皮脂腺,缺乏皮脂的滋润和保护。同时,手足掌的角质层因劳动或行走摩擦,是全身皮
病理科 皮肤科 - 冻疮

十大脱发食疗方 掉发或与肾虚血虚有关 饮食可减少脱发

掉发或与肾虚血虚有关闫玉红医生指出,头发的生长与肾气和精血的盛衰关系密切,故望发可以诊察肾气的强弱和精血的盛衰。正常人发黑稠密润泽,是肾气充盛,精血充足的表现。肾气盛则头发多,老年人由于体内气血不足、肾精亏虚,常出现脱发的现象,这是人体生、长、壮、老的客观规律。所以说年轻人脱发不仅影响整体形象,还可能是体内发生肾虚、血虚的一个信号。中医认为,“发为血之余”,充盛的气血是头发生长的物质基础。“肾藏精
病理科 皮肤科 - 脱发

老人皮肤痒 药膳来帮忙

生活中不少中老年人为皮肤瘙痒症所困扰。患者最初一处瘙痒,继而发展到肢体大部或全身,刺痒难忍,常因搔抓引起皮肤丘疹,进而抓破皮肤,形成丘痂,夜间瘙痒尤甚,常导致夜不能寐,痛苦不堪。中医认为,皮肤瘙痒症多因阴血亏损,又感风邪,郁于皮肤腠理,邪正交争,邪盛正衰,则出现全身皮肤瘙痒不适。治宜活血凉血、清热燥湿、,疏风止痒。现介绍几款行之有效的药膳方,以供患者选食。绿豆薏苡仁汤材料:绿豆100克,薏苡仁50
病理科 皮肤科 - 瘙痒/过敏症

六种药巧治足癣

近年临床观察发现,一些常见的传统“老药”外治足癣亦有明显的疗效,简介如下。1.麝香风湿油 用药前先用冷水或温水洗净局部,并彻底将局部及各趾缝擦于,然后用消毒棉签蘸本品适量外搽患处;每日1-2次,用药后最好休息片刻,以防药液流失,连续卜7天。2.藿香正气水 先用温开水或淡盐水洗净患处,擦干,用棉签蘸本品适量外搽患处,至少保持2小时,每日1~2 次。对起疱流黄水者,用药4~8 小时后水疱逐渐消失,12
病理科 皮肤科 - 癣病

面部油腻痤疮频发 中药面膜方

取足量鲜马齿苋洗净,去根,用榨 汁机榨取原汁,置于冰箱4qC~8℃冷藏, 待两小时后自然分层。上层呈深绿色液, 质地黏腻,可弃之不用。下层液则呈淡 红色,清澈润滑,取之置于玻璃容器中 备用。在治疗痤疮时,每次取马齿苋液 15亳升,将清洁干燥的面膜纸或纱布浸 温敷于面部,每日1次,每次20分钟。 此法对面部油腻,痤疮频发者半月即可 见效。低温减缓新陈代谢我国传统医学经典著作《黄帝内经》 明确提出地域
病理科 皮肤科 - 痤疮

斑秃方二

白矾、郁金各等分。将白矾、郁金制成丸,每次4--5克,每日2次。
病理科 皮肤科 - 斑秃

白发方十四

生地、制首乌中5克。将药以开水冲泡,每日代茶饮,连服数月。
病理科 皮肤科 - 白发

桂枝汤治风疹验案

病例:李某,女,35岁。患者3 年来遇冷风后全身皮肤起丘疹,瘙痒难忍,常易感冒。诊见:面白,全身瘙痒,搔抓后局部起红色痕迹,时搔时消。伴长期腰痛,经常牙出血,畏风,手足冷,舌淡,苔薄白,脉缓微弦。曾用疏风养血,凉血止血之剂未能取效。拟从宣太阳抑郁之气,畅郁达表入手。方用桂枝汤加味:桂枝、白芍各12克,炙甘苹6克,生姜3 片,大枣2枚,制附子(先煎)、浮萍、白术、防风各10克,骨碎补15 克。2剂,
病理科 皮肤科 - 荨麻疹

阴囊瘙痒鱼腥草治

前段时间,我因阴囊瘙痒痛苦不堪,用了不少西药但效果不佳。后来,一位中医师建议我用鱼腥草治疗。具体方法为:取鲜鱼腥草100克(干品15克),将1000毫升水煮沸后,加入鱼腥草,继续煮5分钟左右(本品含有挥发油,不宜久煎),去渣取汁,待其稍凉后,用纱布蘸取汁液擦洗患处,注意不要烫伤皮肤,每日早晚各1次,一般7天即可痊愈。鱼腥草别名侧耳根、猪鼻孔等。因其叶有腥气,故称鱼腥草。鱼腥草含有挥发油、鱼腥草素等
病理科 皮肤科 - 瘙痒/过敏症

药疹的中医治疗

凡口服、注射或皮肤粘膜直接用药而引起的机体异常反应叫药物反应。其中反应以皮肤粘膜发疹为主者则叫药物性皮炎,简称药疹。中医统称“药毒”。中医治疗分以下五型辨证施治。一、风热型:患者皮肤相当于麻疹样、猩红热样,或荨麻疹样型的初起阶段。患处皮肤为丘疹,红斑,风团,来势快,多在上半身,分布疏散、或密集,发热作痒,伴有恶寒发热,头痛鼻塞,咳嗽,舌苔薄黄,脉浮数。 治法:散风清热。 处方:桑叶、菊花、牛蒡子、
病理科 皮肤科 - 各种皮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