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04 秒,为您找到 426 个相关结果.
  • 无患树皮

    …ú Huàn Shù Pí 出处 《南宁市药物志》 来源 为无患子科植物无患树的韧皮。 原形态 植物形态详"无患子"条。 功能主治 治白喉,疥癞,疳疮。 ①《生草药性备要》:"洗螆癞,疳疮。" ②《南宁市药物志》:"洗疥疮,螆虫。并可熬膏药,消肿,拔毒,去风。" 用法用量 外用:煎汤洗,熬膏贴,煎水含。 复方 ①治白喉:无患树皮五钱,水煎,含漱,日四…
  • 抱树莲

    …抱树莲 拼音注音 Bào Shù Lián 别名 巧根藤、飞连草(《岭南采药录》),星毛抱树莲(《广州植物志》),抱石莲、瓜子菜(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 出处 《声草药性备要》 来源 为水龙骨科植物抱树莲的全草。 生境分布 附生于树上。分布我国南部。 原形态 多年生附生草本。根状茎细长,匍匐;鳞片密集,细小、卵形,边缘撕裂状。叶疏生,叶柄基部有节…
  • 排钱草

    …i Qián Cǎo 别名 龙鳞草、午时合(《生草药性备要》),金钱草、午时灵(《岭南采药录》),叠钱草、钱排草(《广西野生资源植物》),双排钱(《福建民间草药》),金钱豹、四季春(《泉州本草》),钱串草(江西《草药手册》),双金钱、纸钱剑、猎狸尾草(《福建中草药》)。 出处 《福建民间草药》 来源 为豆科植物牌钱树的地上部分。夏、秋采收,切碎晒干或鲜用。 生境分布 …
  • 韩信草

    …n Xìn Cǎo 别名 大力草、耳挖草(《生草药性备要》),金茶匙(《本革求原》),大韩信草(《南宁市药物志》),顺经草(《贵阳民间药草》),调羹草、红叶犁头尖(《湖南药物志》),大叶半枝莲、笑花草(《广西中草药》),虎咬癀、向天盏(《福建中草药》)。 出处 《生草药性备要》 来源 为唇形科植物韩信草的带根全草。 生境分布 生长于路边、山坡。分布我国中部、东南部至…
  • 杉木节

    …伤,臁疮。 《中药大辞典》:杉木节 拼音注音 Shā Mù Jié 别名 杉节(《生草药性备要》)。 出处 《本草图经》 来源 为杉科植物杉枝干上的结节。 功能主治 治脚气,痞块,骨节疼痛,带下,跌扑血瘀。 ①《本草图经》:"煮汁,浸捋脚气。" ②《生草药性备要》:"浸酒,祛风止痛。" ③《岭南采药录》:"治诸疮,心气痛,骨节疼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
  • 自扣草

    … Cǎo 别名 鹿蹄草、鹿啼草、自蔻草、小回回蒜、假芹菜、千里光、自灸草、野芹菜、点草、田芹菜 英文名 Herb of Canton Buttercup 出处 出自《生草药性备要》 来源 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禺毛茛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anunculus cantoniensis DC. 采收和储藏:春末夏初,采取全草,洗净晒干。 生境分布 生态…
  • 防风草

    …四川、贵州、云南及西藏。具有祛风,除湿,解毒之功效。常用于感冒身热,呕吐,腹痛,筋骨疼痛,疮疡,湿疹,痔疾。 拼音注音 Fánɡ Fēnɡ Cǎo 别名 落马衣、假紫苏、马衣叶(《生草药性备要》),稀莶草、土防风(《岭南采药录》),四方茎、臭草(《广西中兽医药植》),臭苏头、鸭儿蔑(《陆川本草》),秽草(《南宁市药物志》),大篾草、大羊古骚(《广西中药志》),排风草(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
  • 梧桐白皮

    …糖,戊聚糖、糖醛酸、蛋白质等。 性味 《草木便方》:"甘。" 功能主治 祛风,除湿,活血,止痛。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月经不调,痔痰,丹毒。 ①《本草图经》:"主痔。" ②《生草药性备要》:"生肌止痛,散血凉脾,敷跌打。" ③《本草求原》:"煎汁,治丹毒恶疮,虫痔脱肛。" ④《草木便方》:"和血,祛风,除湿,通经脉。治妇人吐血,经水乱,腰膝痹痛。" 摘录 《中药大辞典》 …
  • 独脚柑

    …志》),细独脚马骝(《南宁市药物志》),马佬含菊(《广西中药志》),金锁匙(《闽南民间草药》),地莲芝(《贵州植药调查》),鹿草(《广东中药》Ⅱ),黄花甘(《广东中药》)。 出处 《生草药性备要》 来源 为玄参科植物独脚金的全草。夏、秋采集,洗净,晒干。 生境分布 生于平原和丘陵的草地,常寄生其他植物的根上。分布广东、广西、贵州、福建等地。产广东、广西等地。 原形态 …
  • 木棉皮

    …生草药性备要》 来源 为木棉科植物木棉的树皮。 生境分布 产广东、广西等地。 性状 干燥树皮为条片状,或卷筒状,厚约0.3~0.7厘米,长约5~6厘米,宽约2~3厘米,外表灰黄棕色或红棕色,粗糙,密生椭圆形钉刺,纵向延长,钉上有层纹,不易剥落,有时刺尖被磨去。内表面红棕色,有顺纹。质韧不易折断,断面纤维状.有微弱香气,味淡。 性味 辛,平。 ①《生草药性备要》:"性…